亦作“効忠”。竭尽忠诚。
汉 王逸 《九思·守志》:“伊我后兮不聪,焉陈诚兮効忠。”《新唐书·陆贽传》:“接不以礼则其徇义轻,抚不以情则其效忠薄。” 唐弢 《小卒过河》:“为了效忠主子,他只能横冲直撞,一往向前。”
效忠效忠ㄒ丨ㄠˋ ㄓㄨㄥxiàozhōnɡ全心全意地付出;盡心效力。[例]為國~|宣誓~。
效忠-辞源3【效忠】竭盡忠誠。也作“効忠”。楚辭 漢 王逸 九思 守志:“焉陳誠兮効忠,攄羽翮兮超俗。”晉書 劉琨傳 贊:“越石才雄,臨危效忠,枕戈長息,投袂徼功。”越石,琨字。
xiào zhōng
1、每个国民都应该为国家披肝沥胆,誓死效忠。
xiào zhōng
1、[尽忠]jìn zhōng
1.竭尽忠诚:~报国。 2.指竭尽忠诚而牺牲生命:为国~。
2、[效愚]xiào yú
犹效忠。语本 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诚欲效其款款之愚”。
xiào zhōng
1、[背判]bèi pàn
同“背叛”。汉 陆贾《楚汉春秋》:“淮阴侯 曰:‘臣故事 项王,位不过中郎,官不过执戟,及去 项 归 汉,汉王 赐臣玉案之食,巨闕之剑,臣背判之,内愧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