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攀朱槛 ”。
攀槛见“攀朱槛”。
也作“折槛”。原指汉代槐里令朱云请求成帝诛佞臣张禹,激怒成帝,而攀折殿槛。后用作朝臣敢于直谏的典故。〔出典〕参见〔朱云折槛〕。〔用例一〕宋代刘克庄《贺新郎· 跋韩伯玉奏稿》:“攀槛朱云头雪白, 流落如今底处?”〔用例二〕唐代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扬镳随日驭, 折槛出云台。”(此指杜甫疏救房琯, 触怒肃十八画~十九画393宗, 随后贬官华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