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掷的古字,投。
埴:土地。
索:探求。
途:道路。
擿埴索途
【拼音】:zhāi zhí suǒ tú
解释
指盲人以杖点地摸索道路。常喻暗中求索。同“擿埴索涂”。
出处
《苏轼集·录单锷吴中水利书》:“钧曰:‘水之患,天数也。’按行者驾轻舟于汪洋之陂,视之茫然,犹擿埴索途,以为不可治也。”
示例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擿埴索途见“擿埴索涂”。
汉-杨雄--《法言·修身》:擿埴索途,冥行而已矣。
南宋-张栻--《张南轩文集三·论语说序》:秦汉以来,学者失其传,其间虽或有志于力行,而其知不明,擿填索途,莫适所依。
清-朱鹤龄--《愚庵小集·一O·寄徐太史健庵论经学书》:其在于今袭沿既久,影响弥多,人皆惘惘焉如冥行者之擿埴索途,虽关闽濂洛之遗书,亦罔知省览,而况汉唐以来诸儒之说乎。
汉-杨雄--《法言·修身》:擿埴索途,冥行而已矣。
南宋-张栻--《张南轩文集三·论语说序》:秦汉以来,学者失其传,其间虽或有志于力行,而其知不明,擿填索途,莫适所依。
清-朱鹤龄--《愚庵小集·一O·寄徐太史健庵论经学书》:其在于今袭沿既久,影响弥多,人皆惘惘焉如冥行者之擿埴索途,虽关闽濂洛之遗书,亦罔知省览,而况汉唐以来诸儒之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