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语。相当于汉语的“行在”。
辽 主的行营。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六:“北人谓住坐处曰捺鉢……是 契丹 家语,犹言行在也。” 宋 王易 《重编燕北录》:“所谓捺鉢者,戎主所至处也。”《辽史·营卫志中》:“ 辽国 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嵗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鉢。”《辽诗纪事·懿德皇后》引《回心院》诗注:“君臣尚猎,故有四时捺鉢。”
捺钵
契丹语,亦作纳钵。辽、金、元皇帝外出渔猎时设置的行营,相当于汉语行在。春、夏、秋、冬四季各有常处。
捺钵契丹语。相当于汉语的“行在”。
辽主的行营。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六:“北人谓住坐处曰捺钵……是契丹家语,犹言行在也。”
●宋王易《重编燕北录》:“所谓捺钵者,戎主所至处也。”
●《辽史·营卫志中》:“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
●《辽诗纪事·懿德皇后》引《回心院》诗注:“君臣尚猎,故有四时捺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