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而高耸。亦形容高超出众。
晋 木华 《海赋》:“又似地轴,挺拔而争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袁孙 已下,遂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所以 景纯 《仙篇》,挺拔而为俊矣。” 唐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垍》诗:“友于皆挺拔,公望各端倪。” 明 方孝孺 《王温子栗字说》:“尔毋厉外而懦中也,必也挺拔特立如雪霜之松栢,不挠不折以固其节乎!”
刚健有力。
《文物天地》1982年第1期:“《神策军碑》严峻挺拔略逊于《玄秘塔碑》,而笔法精练遒劲却胜《玄秘塔碑》一筹。”
挺拔挺拔ㄊ丨ㄥˇ ㄅㄚˊtǐnɡbá1.直立高聳。[例]山峰~|~的杉樹。2.(特指人的氣質、相貌)獨立特出的樣子。[例]英俊~|~不群。3.強勁有力。[例]筆力~|字體~。
挺拔-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挺拔tǐnɡbá
形
①直立而高耸:峰峦~|~的白杨。
②坚强有力;强劲:笔力~。
tǐng bá
1、经过风雨洗礼的山松显得更加苍劲挺拔。
2、志比天高的竹子,愈是经历风雨,愈是遭遇摧残,就愈挺拔,愈高耸入云。
3、父亲远望着儿子那挺拔的背影,眼眶不禁湿润了。
4、这位老书法家的作品,笔力苍劲挺拔。
5、大家被她刚劲挺拔的字体吸引住了。
6、那一排排小白杨,坚强,挺拔,不娇惯,迎着风沙站立着。
7、街道两侧栽种着一排挺拔的白杨树。
8、长白山下生长着一排排清秀挺拔的美人松。
9、历史上,泰山因其巍峨挺拔而备受历代帝王推崇。
10、我家门前有一棵挺拔的白杨树。
11、只有挺拔的松柏,才能在冰雪中矗立。
12、白杨树显得那么挺拔。
13、西望羊头山,巍然挺拔,南眺丹河谷地,云蒸霞蔚。
14、太庙里的古松苍劲而挺拔,高耸入云。
15、挺拔的碑身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16、松,每度过一年,便愈苍劲挺拔。
17、她身体纤巧挺拔,就像早春的小树。
18、生命是伟大的,就像泰山上的一棵棵挺拔的苍松。
19、小妹妹挺起胸膛,眼望前方,站得笔直,就像一棵挺拔的小白杨。
20、街道旁的大树像挺拔的哨兵在站岗放哨。
21、院子里生长着一棵像卫士一样挺拔的大树。
tǐng bá
1、[屹立]yì lì
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上。
2、[矗立]chù lì
高耸地立着:大街两旁~着高楼大厦。电视发射塔~在山顶上。
3、[耸立]sǒng lì
高高地直立:奇峰~。
4、[笔直]bǐ zhí
状态词。很直:~的马路。站得~。
5、[挺脱]tǐng tuō
1.强劲;结实:这匹马真~。 2.(衣着)平整而舒展。
6、[挺立]tǐng lì
直立:几棵老松树~在山坡上。
7、[劲挺]jìng tǐng
坚韧挺拔。
8、[挺直]tǐng zhí
1.笔直。 2.直起来(多用于命令句)。
9、[卓立]zhuó lì
1.高高站立。 2.坚定不动摇。
10、[峭拔]qiào bá
1.(山)高而陡:山势~。 2.形容文笔雄健:笔锋~刚劲。
11、[笔挺]bǐ tǐng
1.立得很直:~地站着。士兵站得~~的。 2.(衣服)很平而折叠的痕迹又很直:穿着一身~的西服。
12、[挺拨]tǐng bō
1、直立而高耸。亦形容高超出众。2、刚健有力。
13、[劲拔]jìng bá
雄健挺拔:苍松~。
14、[峻拔]jùn bá
(山)高而陡:山势~。
15、[秀挺]xiù tǐng
优异特出。
16、[特立]tè lì
1.谓有坚定的志向和操守。 2.独立;挺立。 3.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