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器的一种。也称檀板、绰板。用坚木数片,以绳串联,用以击节。
唐 宋 时拍板为六或九片,以两手合击发音,今拍板常由三片木板组成。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就按於 清元 小殿, 寧王 吹玉笛,上羯鼓,妃琵琶, 马仙期 方响, 李龟年 觱篥, 张野狐 箜篌, 贺怀智 拍板。”参阅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拍板》、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乐舞声歌·拍板》、《清文献通考·乐十三》。
击节,打拍子。
清 钮琇 《觚賸·雪遘》:“孝廉夫人亦妙解音律,亲为家伎拍板,正其曲误。”
商行、交易所拍卖货物采用竞争买卖方式时,双方讨价还价至适当价格时,由行所人员拍打木板,表示成交。亦泛指成交。
王广尧 《保护竞争必须刹住歪风》:“也有一些采购人员趁拍板签字之机,放开海口,大提个人的物质要求。”
借指作出决定。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他说一不二,敢拍板也敢负责,许了愿必还。”
拍板拍板ㄆㄞ ㄅㄢˇpāibǎn1.打擊樂器名。多用三塊硬質木板做成,擊打發出清脆的聲音。可用來打拍子,是戲曲樂隊的指揮樂器。也作「鼓板」。2.用以表示拍賣成功而拍打的板子。3.比喻主事者做出裁定。[例]這件大工程由部長~定案。4.打拍板或打拍子。[例]你唱歌,我~。
拍板-辞源3【拍板】樂器。用堅木兩片或數片,以繩串聯,用以擊節。周禮 春官 笙師有舂牘、應雅,皆爲節樂之器。有雙手合擊和單手甩擊兩種類型。魏 晉以來有拍板。景德傳燈錄二七 善慧大士:“大士登坐,執拍板唱經,成四十九頌。”參閲 宋 高承 事物紀原二 拍板、清文獻通考一六七 樂十三。
pāi bǎn
1、王经理很爽快,只谈了一会儿我们就拍板成交了。
2、事关重大,他得反复权衡轻重才敢拍板决定。
3、我们这次去北京购书,当即和卖方拍板成交,非常顺利。
4、一般权威们都是在最后关头发言,这种发言其实就是拍板。
5、这件事得由厂长拍板。
6、我说明,在正常情况下,总统一拍板公报就算妥了.
7、没有老板的拍板,谁也不敢行动.
8、我们很想把这个问题在会上当场拍板解决。
9、所提新创意目前正在考察当中,等待高层经理的最后拍板.
10、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手拍板,属于锻炼儿童注意力、听力和手劲的工具。
11、委员会的决定常常主席最后拍板.
12、跟贴被叫拍板砖,这就给看提供了现场运作的效果.
13、响板,拍板两块平木板,夹在手指间有节奏地一起拍击。
14、这里是连台上那拍板人的头面都看不见的,只能远远地望到他那一只伸起了的手。
15、每次他们争吵时,都是他老婆最后拍板定夺.
16、最终的拍板,母亲的权利就是至上的.
17、非常好。这样我就有时间在拍板前和我的人商量一下。
18、在改革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挂帅者亲征,当断立断,拍板定案。
19、工种在戏曲演出中起到指挥一样重要作用的乐器叫"板",一种长方形的木拍板。
20、熟悉杰克逊家庭情况的人说,葬礼的安排由杰克逊的母亲最终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