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襟】㊀敞開衣襟。多喻舒暢心懷。文選 戰國 楚 宋玉 風賦:“有風颯然而至,王迺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唐 韋應物 韋江州集七 雨夜宿清都觀:“曠歲恨殊跡,兹夕一披襟。”㊁猶披心,謂推誠相與。晉書 周顗傳:“(王)敦曰:‘ 伯仁總角於東宮相遇,一面披襟,便許之三事,何圖不幸自貽王法。’”伯仁,顗字。也作“披衿”。藝文類聚五五 南朝 梁 王僧孺 臨海伏府君集序:“與君道合神遇,投分披衿。”
披襟-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披襟ㄆㄧ ㄐㄧㄣpī jīn①袒露胸襟。《文選.宋玉.風賦》:「有風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當之。」②比喻降服的意思。《文選.沈約.應詔樂遊苑餞呂僧珍詩》:「函轘方解帶,嶢武稍披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