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剃

读音

pī tì

同音字

拼音为pī的字 拼音为tì的字 拼音为pi的字 拼音为ti的字

基础解释

亦作“披鬀”。削发出家。

详细解释

  1. 亦作“ 披鬀 ”。削发出家。

    《景德传灯录·志闲禅师》:“姓 史氏 ,幼从 柏巖禪师 披剃,二十受具。” 明 高明 《琵琶记·祝发买葬》:“我当初早披剃入空门也,做个尼姑去,今日免艰辛。”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视鬼》:“遂披剃为僧,至今尚在。” 苏曼殊 《题<拜伦集>》诗序:“予早岁披鬀,学道无成,思维身世,有难言之痛!”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披剃-辞源3

【披剃】披僧衣,剃髮,指出家爲僧尼。景德傳燈錄十二 志閑禪師:“幼從 柏巖禪師披剃,二十受具。”也作“披削”。又十三 宗密禪師:“唐 元和二年將赴貢舉,遇 造圓和尚法席,欣然契會,遂求披削。”

披剃-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披剃ㄆㄧ ㄊㄧˋpī tì出家。根據佛教戒律,僧尼出家,須剃頭髮,披上袈裟,故稱為「披剃」。明.高明《琵琶記.第二四齣》:「我當初早批剃入空門也,做個尼姑去,今晚免艱辛。」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