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趾适履

读音

jié zhǐ shì lǚ

同音字

拼音为jié的字 拼音为zhǐ的字 拼音为shì的字 拼音为lǚ的字 拼音为jie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lyu的字

基础解释

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详细解释

  • 【解释】: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 【出自】:刘师培《补》:“若强为之解,徒见其截趾适履耳。”
  •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按字解释

截:断,割断。

趾:脚指头。

适:适合,符合。

履:鞋。

词典解释

截趾适履-中华成语大词典

截趾适履
【拼音】:jié zhǐ shì lǚ
解释
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荀爽传》:“截趾适履,孰云其愚?何与斯人,追欲丧躯?”
示例
若强为之解,徒见其~耳。 ★刘师培《补》jywqynh911
近义词
削足适履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截趾适履-典故小词典

也作“ 截趾适屦( jù) ”、“刖趾适屦”、“削趾适屦”。意同“削足适履”。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地迁就。
〔出典〕《后汉书·荀爽传》:“后世之人, 好福不务其本, 恶祸不见其轨。传曰: 截趾适屦, 孰云其愚!”
〔用例一〕《三国志·魏志·明帝纪》“丁未, 行幸长安”裴松之注引《魏略》:“刖趾适屦, 刻肌伤骨, 反更称说, 自以为能。”
〔用例二〕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中间感叹世情反复, 已觉无病费呻吟矣。..是之谓削趾适屦, 又文人之通弊也。”

出处

刘师培《补》:“若强为之解,徒见其截趾适履耳。”

引证

晚清-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盖古代书籍,以便于记诵为主,故记数之词,往往以举成数以为主。若强为之解,徒见其截趾适履耳。

明-周婴--《卮林·论何》:闻子元摘去中四句以就此格,岂非截趾适履之谓乎!

故事

晚清-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盖古代书籍,以便于记诵为主,故记数之词,往往以举成数以为主。若强为之解,徒见其截趾适履耳。

明-周婴--《卮林·论何》:闻子元摘去中四句以就此格,岂非截趾适履之谓乎!

造句

组词

近义词

jié zhǐ shì lǚ

1、[削足适履]xuē zú shì lǚ

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