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刻残忍;嫉忌陷害。
《汉书·匡衡传》:“今俗吏之治,皆不本礼让,而上克暴,或忮害,好陷人於罪。”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中》:“二竖非懵然笔墨,不识一字之流,徒以忮害名流,姓灭字毁。” 清 梅曾亮 《艾方来家传》:“然吾生平,於人物无忮害心,汝当知之。”
【忮害】嫉恨。漢 桓寬 鹽鐵論 訟賢:“引之不來,推之不往,狂狷不遜,忮害不恭,刻轢公主,侵陵大臣。”新唐書一四六 李栖筠傳附 李吉甫:“然畏慎奉法,不忮害,顧大體。”
忮害-汉语大词典忮害忌刻残忍;嫉忌陷害。
●《汉书·匡衡传》:“今俗吏之治,皆不本礼让,而上克暴,或忮害,好陷人于罪。”
●明胡应麟《诗薮·闰余中》:“二竖非懵然笔墨,不识一字之流,徒以忮害名流,姓灭字毁。”
●清梅曾亮《艾方来家传》:“然吾生平,于人物无忮害心,汝当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