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

读音

zhōng yì

同音字

拼音为zhōng的字 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zhong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基础解释

1.忠诚,讲义气:~之士。 2.旧指忠臣义士:表彰~。

详细解释

  1. 忠贞义烈。

    《后汉书·桓典传》:“ 献帝 即位,三公奏 典 前与 何进 谋诛阉官,功虽不遂,忠义炳著。” 唐 崔融 《西征军行遇风》诗:“夙龄慕忠义,雅尚存孤直。”《老残游记》第二回:“后人敬他的忠义,所以至今春秋时节,士人尚不断的来此进香。”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凡人存着好心的,有天良的,老实的,讲究忠义的,都是傻子吧?”

  2. 指忠臣义士。

    《后汉书·臧洪传》:“将军举大事,欲为天下除暴,而专先诛忠义,岂合天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四镇守 舟山 时,兵民辑睦,忠义嚮应,西人已丧胆思遁。” 郭沫若 《甲申三百年祭》:“ 明 朝国政,误在重制科,循资格。是以国破君亡,鲜见忠义。”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忠义-中華語文大辭典

忠義

忠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忠义】忠贞节义。《后汉书·桓典传》:“ 献帝 即位, 三公奏 典 前与 何进 谋诛阉官, 功虽不遂, 忠义炳着。”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zhōng yì

1、关公一生忠义,智勇双全,被世人称颂。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zhōng yì

1、[义气]yì qi

1.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讲~。~凛然。 2.有这种气概或感情:你看他多么慷慨,多么~。

2、[精忠]jīng zhōng

(对国家、民族)极其忠诚:~报国。

3、[忠直]zhōng zhí

忠诚正直。《书·伊训》:“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汉书·刘向传》:“更生 年少於 望之、堪,然二人重之,荐 更生 宗室忠直,明经有行。”宋 司马光《与吴相书》:“为今之要,在於辅佐之臣,朝夕啟沃,唯以亲忠直,纳諫争,广聪明,去雍蔽为先务。”曹禺 等《胆剑篇》第一幕:“他为人精诚廉明,但又专横残暴;倔强忠直,却又骄傲自负,不能忘怀他为 吴国 立下的丰功伟业。”

反义词

zhōng yì

1、[奸诈]jiān zhà

虚伪诡诈。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