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子的代称;思想、意念、感情的通称。
手:人体上肢腕以下持物的部分。
相应:互相呼应;应和。
心手相应
【拼音】:xīn shǒu xiāng yìng
解释
心和手相配合。形容手法熟练,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
出处
《南史·萧子云传》:“笔力劲骏,心手相应,巧逾杜度,美过崔寔,当与元常并驱争先。”
示例
指使他按谱徵歌,都学得~。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近义词
得心应手、随心所欲
反义词
手不应心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技艺熟练
南朝梁-萧衍--《论萧子云书》:笔力劲骏,心手相应,巧逾杜度,美过崔寔。
明-谢肇浙--《五杂俎·人部二》:惟习之至熟,自可心手相应。
现代-唐弢--《晦庵书话》:新文人中擅写游记的很多,但求心手相应,情文相称的,首推达夫。
宋-何梦桂--《唐心月集句序》:吾方羡此三多而心手相应,随取辄得,固未暇以涪翁之说少之。
近代-文康-一八回-《儿女英雄传》:按谱征歌,都学得心手相应。
宋-姜夔--《续书谱·总论》:大抵下笔之际,尽仿古人,则少神气,专务遒劲,则俗病不除,所贵熟习兼通,心手相应,斯为妙矣。
南朝梁-萧衍--《论萧子云书》:笔力劲骏,心手相应,巧逾杜度,美过崔寔。
明-谢肇浙--《五杂俎·人部二》:惟习之至熟,自可心手相应。
现代-唐弢--《晦庵书话》:新文人中擅写游记的很多,但求心手相应,情文相称的,首推达夫。
宋-何梦桂--《唐心月集句序》:吾方羡此三多而心手相应,随取辄得,固未暇以涪翁之说少之。
近代-文康-一八回-《儿女英雄传》:按谱征歌,都学得心手相应。
宋-姜夔--《续书谱·总论》:大抵下笔之际,尽仿古人,则少神气,专务遒劲,则俗病不除,所贵熟习兼通,心手相应,斯为妙矣。
xīn shǒu xiāng yìng
1、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要做到心手相应,必须下苦功夫。
2、坐在计算机面前,她心手相应,平均每分钟打字达一百多个。
3、心手相应,刀笔传神,为民间艺术中的精华。
4、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至深,心手相应,变化无穷,堪为本朝第一。
5、正所谓心胸如此,心手相应,意到笔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