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剧班社的省称。
清 杨懋建 《梦华琐簿》:“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楼、庆乐园,亦必徽班为主。” 张庚 郭汉城 《中国戏曲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扬州画舫录》说:‘迨 长生 还 四川 , 高朗亭 入京师,以 安庆 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 三庆 。’ 三庆班 是第一个进入 北京 的徽班。”
徽班徽剧班社的省称。
●清杨懋建《梦华琐簿》:“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楼、庆乐园,亦必徽班为主。”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扬州画舫录》说:‘迨长生还四川,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三庆班是第一个进入北京的徽班。”
四大徽班四大徽班ㄙˋ ㄉㄚˋ ㄏㄨㄟ ㄅㄢsì dà huībān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在北京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個徽班(多以安徽籍藝人為主的戲班,故名)的合稱。此四班演出各有所長,長期活躍於北京,對京劇的形成產生重要作用。宣統(1909-1912)年間相繼散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