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绝

读音

qì jué

同音字

拼音为qì的字 拼音为jué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拼音为jue的字

基础解释

抛弃。

详细解释

  1. 断绝;抛弃。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 含 乃弃絶人事,躬亲侍养,以知名州党。” 唐 杜甫 《垂老别》诗:“弃絶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宋 苏轼 《答李端叔书》:“先蒙惠书,又復懒不即答,顽钝废礼,一至於此,而足下终不弃絶,递中再辱手书,待遇益隆。” 丁玲 《自杀日记》五:“说我脾气坏,难道我学不会那些虚假的技巧,就该被人弃绝吗?”

  2. 指被抛弃。

    唐 韩愈 《与袁相公书》:“閤下儻引而致之,密加识察,有少不如所言, 愈 为欺罔大君子,便宜得弃絶之罪于门下。” 清 梅曾亮 《复上汪尚书书》:“然则推公之心,其有以卑位自嫌,而不敢自进其説者,固宜得弃絶之罪於大君子,而未离乎卑陋之见者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弃绝-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棄絕

弃绝-汉语大词典

弃绝1.断绝;抛弃。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含乃弃绝人事,躬亲侍养,以知名州党。”
●唐杜甫《垂老别》诗:“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宋苏轼《答李端叔书》:“先蒙惠书,又复懒不即答,顽钝废礼,一至于此,而足下终不弃绝,递中再辱手书,待遇益隆。”
●丁玲《自杀日记》五:“说我脾气坏,难道我学不会那些虚假的技巧,就该被人弃绝吗?”
2.指被抛弃。
●唐韩愈《与袁相公书》:“合下傥引而致之,密加识察,有少不如所言,愈为欺罔大君子,便宜得弃绝之罪于门下。”
●清梅曾亮《复上汪尚书书》:“然则推公之心,其有以卑位自嫌,而不敢自进其说者,固宜得弃绝之罪于大君子,而未离乎卑陋之见者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qì jué

1、[保存]bǎo cún

使事物、性质、意义、作风等继续存在,不受损失或不发生变化:~古迹。~实力。~自己,消灭敌人。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