庠塾

读音

xiáng shú

同音字

拼音为xiáng的字 拼音为shú的字 拼音为xiang的字 拼音为shu的字

基础解释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后因以“庠塾”泛称地方学校。

详细解释

  1.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后因以“庠塾”泛称地方学校。

    《南齐书·武帝纪》:“命彼有司,崇建庠塾。”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状》:“既富而教,庠塾列焉。” 明 唐顺之 《封知县张公墓志铭》:“以贫故,资生事为急也,故不得久从事于庠塾絃诵之业。”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庠塾-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庠塾 xiáng shú❶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后因以"庠塾"泛称地方学校。同义词:学校 璧池 璧海 璧泉 璧水 璧沼 东胶 东序 黉宫 黉校 黉宇 虎闱 泮宫 辟雍 儒肆 儒庠 鳣序 上庠 上序 少学 师学 太学 西胶 西序 西学 西雍 下庠 庠黉 庠均 庠塾 庠校 庠斅 庠序 庠学 学宫 学官 学馆 学庐 学舍 学省 学堂 学庭 学斅 学苑 学院 邑庠 雍台 右学 虞庠 左学

庠塾-汉语大词典

庠塾《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后因以“庠塾”泛称地方学校。
●《南齐书·武帝纪》:“命彼有司,崇建庠塾。”
●唐柳宗元《柳常侍行状》:“既富而教,庠塾列焉。”
●明唐顺之《封知县张公墓志铭》:“以贫故,资生事为急也,故不得久从事于庠塾弦诵之业。”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