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合并、结合。
日:一天,指时间单位。
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食:食物,此处指粮食。
并日而食并日而食ㄅ丨ㄥˋ ㄖˋ ㄦˊ ㄕˊbìnɡrì’érshí兩天只吃一天的食物。比喻貧困窮苦,生活艱難。[例]蓬門蓽戶,~|由於家中經濟拮据,兩姐弟只好過著~的生活。
并日而食-中华成语大词典并日而食
【拼音】:bìng rì ér shí
解释
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出处
《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示例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近义词
食不果腹
反义词
食前方丈
语法
作谓语;形容十分贫穷
英文
be very poor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章传》:家无余财,诸子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宋-张孝祥--《建康求晴设醮》:稽天之浸潜收,不葬鱼龙之宅;并日而食弗饱,尚全雀鼠之生。
清-张廷玉等--《明史·张后觉传》:家贫,或并日而食,超然自得。
三国吴-谢承--《后汉书·三·杨震》:(杨)秉免归,雅素清俭,家至贫窭,并日而食。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章传》:家无余财,诸子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宋-张孝祥--《建康求晴设醮》:稽天之浸潜收,不葬鱼龙之宅;并日而食弗饱,尚全雀鼠之生。
清-张廷玉等--《明史·张后觉传》:家贫,或并日而食,超然自得。
三国吴-谢承--《后汉书·三·杨震》:(杨)秉免归,雅素清俭,家至贫窭,并日而食。
bìng rì ér shí
1、解放前,汪大爷一家易衣而出,并日而食,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