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易

读音

shì yì

同音字

拼音为shì的字 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基础解释

1.交易;贸易。《三国志·吴志·全琮传》:“柔 尝使 琮 齎米数千斛到 吴,有所市易。”宋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復脱衣市易。”清 唐甄《潜书·更币》:“古者言富,唯在五穀;至于市易,则有龟、贝、金钱、刀布之币。” 2.指购买。清 昭槤《啸亭杂录·书贾语》:“贾者云:‘近二十餘年,坊中久不贮此种书,恐其无人市易,徒伤貲本耳!’” 3.即市易法。宋 王安石 推行的新法之一。《宋史·食货志下八》:“市易之设,本 汉 平準,将以制物之低昂而均通之。”

详细解释

  1. 交易;贸易。

    《三国志·吴志·全琮传》:“ 柔 尝使 琮 齎米数千斛到 吴 ,有所市易。”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復脱衣市易。” 清 唐甄 《潜书·更币》:“古者言富,唯在五穀;至于市易,则有龟、贝、金钱、刀布之币。”

  2. 指购买。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书贾语》:“贾者云:‘近二十餘年,坊中久不贮此种书,恐其无人市易,徒伤貲本耳!’”

  3. 即市易法。

    宋 王安石 推行的新法之一。《宋史·食货志下八》:“市易之设,本 汉 平準,将以制物之低昂而均通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市易-汉语大词典

市易1.交易;贸易。
●《三国志·吴志·全琮传》:“柔尝使琮齎米数千斛到吴,有所市易。”
●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清唐甄《潜书·更币》:“古者言富,唯在五谷;至于市易,则有龟、贝、金钱、刀布之币。”
2.指购买。
●清昭梿《啸亭杂录·书贾语》:“贾者云:‘近二十余年,坊中久不贮此种书,恐其无人市易,徒伤赀本耳!’”
3.即市易法。
●宋王安石推行的新法之一。
●《宋史·食货志下八》:“市易之设,本汉平准,将以制物之低昂而均通之。”

市易-辞源3

【市易】㊀買賣交易。新五代史 馮暉傳:“(拓跋)彦超旣留,而諸部族爭以羊馬爲市易。”㊁ 宋 王安石推行的新法之一。由朝廷設市易務(後改名市易司),根據市場情況估定物價,向商人收購或出售貨物;借貸官錢或賒售貨物給商人,以田宅或貨幣作抵,出息十分之二。過期不還,更加罰錢百分之二。參閲 宋史三二七 王安石傳、食貨志下 市易,文獻通考二十 市糴一 均輸市易 和買。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shì yì

1、大马亚罗士打唯一华人公市易主将兴建大学。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