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倕

读音

qiǎo chuí

同音字

拼音为qiǎo的字 拼音为chuí的字 拼音为qiao的字 拼音为chui的字

基础解释

亦作“巧垂”。相传 尧 时巧匠名 倕,故称 巧倕。

详细解释

  1. 亦作“ 巧垂 ”。相传 尧 时巧匠名 倕 ,故称 巧倕 。

    《墨子·非儒下》:“ 奚仲 作车, 巧垂 作舟。”《楚辞·九章·怀沙》:“ 巧倕 不斲兮,孰察其拨正。”《山海经·海内经》:“又有 不距之山 , 巧倕 葬其西。” 郭璞 注:“ 倕 , 尧 巧工也。音瑞。”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弃 彭咸 之娱乐兮,灭 巧倕 之绳墨。”参见“ 工倕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巧倕-中国神话大词典

巧倕
“倕”,一作“垂”。《山海经·海内经》:“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又云:“又有不距之山,巧倕葬其西。”郭璞注:“倕,尧巧工也。”《吕氏春秋·古乐》云:帝喾命“有倕作为鼙、鼓、钟、磬、(吹)笭、管、损、篪、鞀、椎钟”。据此,则倕亦尧父帝喾之臣。其实倕乃舜子商均,即义均,亦即叔均,以传说演变无定,遂成歧出。《世本·作篇》云:“倕作钟。垂作规矩准绳。垂作铫。垂作耒耜。垂作耨。”《荀子·解蔽》云:“倕作弓。”则倕之制作亦多矣,故称之曰“巧倕”。《海内经》谓其“始作下民百巧”,而《淮南子·本经》则云:“周鼎著倕,使衔其指,以明大巧之不可为也。”则于倕贬之甚矣。参见“倕”(269页)。

巧倕-汉语大词典

巧倕亦作“巧垂”。
相传尧时巧匠名倕,故称巧倕。
●《墨子·非儒下》:“奚仲作车,巧垂作舟。”
●《楚辞·九章·怀沙》:“巧倕不斫兮,孰察其拨正。”
●《山海经·海内经》:“又有不距之山,巧倕葬其西。”
郭璞注:“倕,尧巧工也。音瑞。”
●汉东方朔《七谏·谬谏》:“弃彭咸之娱乐兮,灭巧倕之绳墨。”
参见“工倕”。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