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陵山陵ㄕㄢ ㄌ丨ㄥˊshānlínɡ1.〈書〉山岳;岡陵。[例]千人唱,萬人和。~為之震動,川谷為之蕩波(《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2.〈書〉帝王或皇后的墳墓。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注》:「秦名天子冢曰山,漢曰陵,故通曰山陵矣。」[例]趙氏之葬,並在九原;漢之~,散在諸處(唐‧呂才〈敘葬書〉)。3.〈書〉借指帝王。[例]王之春秋高,一日~崩,太子用事,君危於累卵,而不壽於朝生(《戰國策‧秦策五》)。4.〈書〉借指本朝先帝。[例]今陛下思慕~,未遑政事;諸舅寵盛,權行四方(《後漢書‧卷四十三‧朱樂何列傳‧樂恢》)。
山陵-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山陵ㄕㄢ ㄌㄧㄥˊshān líng①山岳岡陵。《禮記.月令》:「可以居高明,可以遠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處臺榭。」《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千人唱萬人和,山陵為之震動,川谷為之蕩波。」②指帝王。《戰國策.秦策五》:「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於累卵,而不壽於朝生。」③帝王的墳墓。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漢代山陵,哀策流文,周喪盛姬,內史執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