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履迹 ”。
亦作“ 履跡 ”。谓踏着前人的足迹。指承袭祖业。
《三国志·蜀志·杨戏传》:“躡基履迹,播德芳声。”
足迹。
南朝 陈 何楫 《班倢伃》诗:“履迹随恩故,阶苔逐恨新。” 唐 岑参 《长门怨》诗:“緑钱生履迹,红粉湿啼痕。”
事迹。
清 刘大櫆 《<王天孚诗集>序》:“余读其诗,稽其平生之履跡。”一本作“ 履迹 ”。
【履迹】㊀踐舊迹而行,比喻繼承前人的事業。三國志 蜀 楊戲傳 季漢輔臣贊:“乾坤復秩,宗祀惟寧。躡基履迹,播德芳聲。”㊁足迹,腳印。樂府詩集四三 南朝 陳 何楫 班倢伃:“履迹隨恩故,階苔逐恨新。”迹,也作“跡”。唐 李商隱 李義山詩集四 喜雪:“寂寞門扉掩,依稀履跡斜。”
履迹-汉语大词典履迹(无)履迹(2)1.谓踏着前人的足迹。指承袭祖业。
●《三国志·蜀志·杨戏传》:“蹑基履迹,播德芳声。”
2.足迹。
●唐岑参《长门怨》诗:“绿钱生履迹,红粉湿啼痕。”
3.事迹。
●清刘大櫆《<王天孚诗集>序》:“余读其诗,稽其平生之履迹。”一本作“履迹”。
履迹(3)(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