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草本,叶剑形排成两行。夏季开花,花被橘红色,有深红斑点。根可入药。
《广雅·释草》:“鳶尾、乌萐,射干也。” 王念孙 疏证:“方多作夜干字,今射亦作夜音。”《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掘荃蕙与射干兮,耘藜藿与蘘荷。” 王逸 注:“射干,香草。” 洪兴祖 补注:“射,音夜。”《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揭车衡兰,稾本射干。”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曰:“射干,香草也。”一说木名。《荀子·劝学》:“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参阅 宋 王观国 《学林·射干》。
兽名。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其上则有宛雏孔鸞,腾远射干。”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射干似狐,能缘木。” 王先谦 补注:“ 沉钦韩 曰:射干盖佛书所谓野干。《翻译名仪·悉伽罗比》云:野干似狐而小,形色青黄如狗,羣行,夜鸣如狼。《广志》:巢於絶缘高木也。”
射干
射干
RhizomaBelamcandae
(英)Blachberrylily Rhizome
别名 扁竹、山蒲扇、蝴蝶花。
来源 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叶2列,叶片对折,呈刀马形,长达60cm,宽达4cm。茎直立,高40~120cm。聚伞花序顶生,二歧状分枝;花被片6.2轮,基部合生成短管,橘黄色,有红色斑点;子房下位,花柱棒状,3浅裂,被短柔毛。蒴果三角状倒卵形。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于山坡、草地、林缘、沟边或栽培。主产湖北、河南、江苏、安徽。
采制 春、秋季采挖,洗净,去须根,晒干或鲜用。
性状 根茎不规则结节状,有短分枝,长4~8cm,直径1~1.5cm。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密集的横环纹,上面有数个大形盘状茎痕,下面及两侧有须根或根痕。质坚硬,断面黄色,横切面可见内皮层环,并多数维管束小点。味微苦、辣。
化学成分 含鸢尾甙(shekanin,tectoridin)、铁扁担甙(belam-candin)、香鸢尾甙(iridin)牶脱箴拔菜兀(risflorentin)。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射干射干丨ㄝˋ ㄍㄢyèɡān1.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葉劍形互生,夏季開花,花被橘紅色,有深紅斑點。根可入藥。2.哺乳動物名。似狐,比狐小,青黃色,形如狗,群聚,夜晚叫聲像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