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章摘句

读音

xún zhāng zhāi jù

同音字

拼音为xún的字 拼音为zhāng的字 拼音为zhāi的字 拼音为jù的字 拼音为xun的字 拼音为zhang的字 拼音为zhai的字 拼音为ju的字

基础解释

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详细解释

  • 【解释】: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 【出自】:《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 【示例】:~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唐·李贺《南园》诗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按字解释

寻:指读书或写作时,寻找或搜寻特定的内容或词句。

章:特指书籍或文章中的某一章节、段落或句子。

摘:选取。

句:句子。

词典解释

寻章摘句-中華語文大辭典

尋章摘句

寻章摘句-中华成语大词典

寻章摘句
【拼音】:xún zhāng zhāi jù
解释
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出处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示例
~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唐·李贺《南园》诗
近义词
寻行数墨、寻枝摘叶
反义词
精挑细选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抄袭
英文
cull phrases but not meaning

出处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引证

唐-杨炯--《常州刺史伯父东平杨公墓志铭》:博观史籍,不学书生寻章摘句而已。

明-罗贯中-四十三回-《三国演义》:孔明曰:“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

唐-李贺-诗之六-《南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现代-吴晗--《学习集·谈读书》:一种是寻章摘句式的,读得很细心,钻研每一段,以至每一句,甚至为了一个字,有的经师写了多少万字的研究论文。

现代-丁玲--《我读〈东方〉》:魏巍同志不是在故纸堆里寻章摘句,主观铺陈,或者反复从已有的戏剧形式中再现生活。

当代-王蒙-一四章-《活动变人形》:又说他们班一个书呆子,先生出的上联是“书声传庭院”,书呆子答的是“琴韵满高楼”,果然此人只会寻章摘句。

当代-张贤亮-第三部第六章-《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你们说的前一种人,他们为了他们的利益,或是在权力斗争中,或是在镇压群众中,寻章摘句地援引我的话作理论的武器。

故事

唐-杨炯--《常州刺史伯父东平杨公墓志铭》:博观史籍,不学书生寻章摘句而已。

明-罗贯中-四十三回-《三国演义》:孔明曰:“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

唐-李贺-诗之六-《南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现代-吴晗--《学习集·谈读书》:一种是寻章摘句式的,读得很细心,钻研每一段,以至每一句,甚至为了一个字,有的经师写了多少万字的研究论文。

现代-丁玲--《我读〈东方〉》:魏巍同志不是在故纸堆里寻章摘句,主观铺陈,或者反复从已有的戏剧形式中再现生活。

当代-王蒙-一四章-《活动变人形》:又说他们班一个书呆子,先生出的上联是“书声传庭院”,书呆子答的是“琴韵满高楼”,果然此人只会寻章摘句。

当代-张贤亮-第三部第六章-《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你们说的前一种人,他们为了他们的利益,或是在权力斗争中,或是在镇压群众中,寻章摘句地援引我的话作理论的武器。

造句

xún zhāng zhāi jù

1、看得出来,村长的讲话稿是他自己写的,一点儿没有寻章摘句的痕迹。

2、这个学生,才思敏捷,词意清新流畅,写文章时,没有丝毫的寻章摘句痕迹。

组词

近义词

xún zhāng zhāi jù

1、[寻枝摘叶]xún zhī zhāi yè

比喻追求事物次要的、非根本的东西。

2、[寻行数墨]xún háng shǔ mò

寻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3、[摘句寻章]zhāi jù xún zhāng

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