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俗,为使孩子长寿而给他穿僧衣,谓之寄褐。
《释氏要览·杂记》:“今世人护惜儿孩,遂服以僧衣,谓之寄褐。”
旧称不信教不念经只穿道士衣服的人为寄褐。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二:“黄冠之教,始于 汉 张陵 ,故皆有妻孥,虽居宫观,而嫁娶生子与俗人不异。奉其教而诵经,则曰道士;不奉其教不诵经,惟假其冠服,则曰寄褐。”
寄褐1.旧俗,为使孩子长寿而给他穿僧衣,谓之寄褐。
●《释氏要览·杂记》:“今世人护惜儿孩,遂服以僧衣,谓之寄褐。”
2.旧称不信教不念经只穿道士衣服的人为寄褐。
●宋《燕翼诒谋录》卷二:“黄冠之教,始于汉张陵,故皆有妻孥,虽居宫观,而嫁娶生子与俗人不异。奉其教而诵经,则曰道士;不奉其教不诵经,惟假其冠服,则曰寄褐。”
【寄褐】㊀舊稱只穿道士的服裝而不信教念經的人爲寄褐。見 宋 王栐 燕翼貽謀錄二 禁民庶宮觀寄褐。舊五代史 唐 周玄豹傳:“初,盧程寄褐遊 燕,與同志二人謁(周玄豹)焉。”㊁舊時迷信給嬰兒穿僧服以爲可以得福延壽,也稱寄褐。見 釋氏要覽下 雜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