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厚仁慈。
《书·仲虺之诰》“克宽克仁,彰信兆民” 孔 传:“言 汤 宽仁之德明信於天下。”《汉书·韩信传》:“陛下宽仁,诸侯虽有叛亡,而后归,輒復故位号,不诛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无名子谤议》:“使圣主失含宏之道,损宽仁之德,岂忠臣之节耶?” 明 李东阳 《求退录》:“况威严之后渐復宽仁,中外臣民欣欣望治。”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一切都宽仁厚道,与民更始。”
宽仁宽厚仁慈。
●《书·仲虺之诰》“克宽克仁,彰信兆民”孔传:“言汤宽仁之德明信于天下。”
●《汉书·韩信传》:“陛下宽仁,诸侯虽有叛亡,而后归,辄复故位号,不诛也。”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无名子谤议》:“使圣主失含宏之道,损宽仁之德,岂忠臣之节耶?”
●明李东阳《求退录》:“况威严之后渐复宽仁,中外臣民欣欣望治。”
●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一切都宽仁厚道,与民更始。”
宽仁大度
【拼音】:kuān rén dà dù
解释
大度:气量大,能容人。为人宽厚,心胸豁达。
出处
《周书·敬珍传》:“宇文丞相宽仁大度,有霸王之略。”
示例
史称汉高~,除秦苛法,天下归心。 ★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
近义词
宽宏大度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气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