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容蹟”。犹存身;安身。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甘茂 曰:‘臣得罪於 秦 ,惧而遯逃,无所容跡。’”《文选·潘岳<秋兴赋>》:“行投趾於容跡兮,殆不践而获底。” 李善 注:“言人之行,投趾在乎容跡之地。” 宋 王安石 《谢范资政启》:“某容迹海滨,被光臺照,童 乌 署第,夙荷于揄扬;立 鲤 联荣,復深于契眷,幸当栖芘,以处钧成。” 清 吴伟业 《避乱》诗之四:“此方容迹便,止为过来稀。一自人争避,溪山客易知。”
见“ 容跡 ”。
容迹犹存身;安身。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甘茂曰:‘臣得罪于秦,惧而遯逃,无所容迹。’”
●《文选·潘岳<秋兴赋>》:“行投趾于容迹兮,殆不践而获底。”
李善注:“言人之行,投趾在乎容迹之地。”
●宋王安石《谢范资政启》:“某容迹海滨,被光台照,童乌署第,夙荷于揄扬;立鲤联荣,复深于契眷,幸当栖芘,以处钧成。”
●清吴伟业《避乱》诗之四:“此方容迹便,止为过来稀。一自人争避,溪山客易知。”
容迹(2)(无)容迹(3)(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