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密

读音

yòu mì

同音字

拼音为yòu的字 拼音为mì的字 拼音为you的字 拼音为mi的字

基础解释

1.谓存心仁厚宁静。 2.深密;机密。 3.引申指隐密之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军次实录》:“至虚无寂灭,弃絶人伦,日用之常,简弃造物,分为斋荤,逃税偷安,伪为善行,欲寡过於暗室之中,实欲作恶於宥密之内。” 4.指枢密院。因其掌管军事机密,故称。 5.借指机要官员,枢密使等。

详细解释

  1. 谓存心仁厚宁静。

    《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成王 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 毛 传:“宥,宽;密,寧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唐禅社首乐章》:“夙夜宥密,不敢寧宴。” 明 张居正 《基命记》:“夫蓄基厚,则发之必宏;嗣德昌,则培之愈固。二圣宥密,所基既厚且宏。”

  2. 深密;机密。

    《诗·周颂·昊天有成命》:“夙夜基命宥密。” 唐 元稹 《追封宋若华制》:“故 宋若华 ,我 德宗孝文皇帝 躬勤庶务,寤寐以之,乃命女子之知书可付信者,省奏中宫。而 若华 等伯姊季妹,三英粲兮,皆在选中,参掌宥密。”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内阁机宜不密》:“文渊阁宥密之地,外臣非公事不能至,廷陛机宜,无敢泄者。”

  3. 引申指隐密之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军次实录》:“至虚无寂灭,弃絶人伦,日用之常,简弃造物,分为斋荤,逃税偷安,伪为善行,欲寡过於暗室之中,实欲作恶於宥密之内。”

  4. 指枢密院。因其掌管军事机密,故称。

    宋 苏轼 《赐正议大夫枢密院事安焘乞退不允批答》:“宥密之司,安危所寄。”《元典章·诏令一·建储诏》:“乃遵 裕皇 居东宫旧制,於六月朔旦,授以皇太子金宝,俾领中书之务,仍兼宥密之司。”

  5. 借指机要官员,枢密使等。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宣文阁》:“其为处也,跬步户庭之间,而清严邃密……於是宰辅有所奏请,宥密有所图回,争臣有所绳纠,侍从有所献替,以次入对,从容密勿,盖终日焉。”参见“ 宥地 ”、“ 宥府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宥密-汉语大词典

宥密1.谓存心仁厚宁静。
●《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
●毛传:“宥,宽;密,宁也。”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唐禅社首乐章》:“夙夜宥密,不敢宁宴。”
●明张居正《基命记》:“夫蓄基厚,则发之必宏;嗣德昌,则培之愈固。二圣宥密,所基既厚且宏。”
2.深密;机密。
●《诗·周颂·昊天有成命》:“夙夜基命宥密。”
●唐元稹《追封宋若华制》:“故宋若华,我德宗孝文皇帝躬勤庶务,寤寐以之,乃命女子之知书可付信者,省奏中宫。而若华等伯姊季妹,三英粲兮,皆在选中,参掌宥密。”
●明叶盛《水东日记·内阁机宜不密》:“文渊阁宥密之地,外臣非公事不能至,廷陛机宜,无敢泄者。”
3.引申指隐密之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军次实录》:“至虚无寂灭,弃绝人伦,日用之常,简弃造物,分为斋荤,逃税偷安,伪为善行,欲寡过于暗室之中,实欲作恶于宥密之内。”
4.指枢密院。因其掌管军事机密,故称。
●宋苏轼《赐正议大夫枢密院事安焘乞退不允批答》:“宥密之司,安危所寄。”
●《元典章·诏令一·建储诏》:“乃遵裕皇居东宫旧制,于六月朔旦,授以皇太子金宝,俾领中书之务,仍兼宥密之司。”
5.借指机要官员,枢密使等。
●明陶宗仪《辍耕录·宣文阁》:“其为处也,跬步户庭之间,而清严邃密……于是宰辅有所奏请,宥密有所图回,争臣有所绳纠,侍从有所献替,以次入对,从容密勿,盖终日焉。”参见“宥地”、“宥府”。

宥密-辞源3

【宥密】㊀寬仁寧靜。詩 周頌 昊天有成命:“夙夜基命宥密。”傳:“宥,寬;密,寧也。”箋:“行寬仁安靜之政,以定天下。”元 王沂 伊濱集九 題趙敬甫右丞經筵奏議藁後詩:“雍容治安策,宥密老成人。”㊁秘密,機密。唐 權德輿 權載之集二十 唐故大中大夫……韓公行狀:“未幾,以本官知制誥,參掌宥密。”㊂指樞密院或樞密使等機要機構、官職。宋 趙抃 清獻集九 奏狀論宋庠乞罷免樞密使:“竊見樞密使 宋庠,……久處宥密,取輕朝廷。”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