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案

读音

dìng àn

同音字

拼音为dìng的字 拼音为àn的字 拼音为ding的字 拼音为an的字

基础解释

1.对案件、方案等做最后的决定:拍板~。 2.对案件、方案等所做的最后决定:这个问题已有~,不要再讨论了。

详细解释

  1. 对问题、事件作出结论或决定。

    清 黄宗羲 《答万充宗质疑书》:“即如古文《尚书》,人多疑其伪, 吴草庐 、 归震川 驳之不遗餘力,然终鶻突定案。” 清 李渔 《风筝误·诧美》:“方才的事据贤壻説确然不假,据小女説影响全无,这‘莫须有’三字也难定案。”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希望各省区的负责同志回去研究一下,按照实际情况定出一个适当的计划,于两个月内报告中央。那时我们再来讨论一次,最后定案。”

  2. 犹定论。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 弇州 史料,凡请 弇州 作传志者,虽中才亦得附名,未请传志者,虽盖代勋名节义,亦所不载,后之耳食者,未可以此为定案也。” 清 唐孙华 《赠赵松一》诗:“ 尼父 著《春秋》,大义揭星汉。功罪无匿情,是非有定案。”

  3. 对案件做最后的判决。

    《红楼梦》第一○七回:“ 贾母 不忍,便问 贾政 道:‘你大哥和 珍儿 现已定案,可能回家? 蓉儿 既没他的事,也该放出来了。’”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定案-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

[同]决定
决议
[反]悬案

定案-中華語文大辭典

定案定案ㄉ丨ㄥˋ ㄢˋdìnɡ’àn1.對事件、案件、方案等做出決定或結論。[例]比賽題目尚未~∣會議決議~後不能變更∣營運路線年底才能做最後~。2.已做出決定或結論的事件、案件、方案等。[例]這件事既已成為~,不容置疑。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dìng àn

1、在改革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挂帅者亲征,当断立断,拍板定案。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dìng àn

1、[做主]zuò zhǔ

对某项事情负完全责任而做出决定:当家~。这事我做不了主。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