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不挠

读音

shǒu zhèng bù náo

同音字

拼音为shǒu的字 拼音为zhèng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náo的字 拼音为shou的字 拼音为zheng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nao的字

基础解释

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详细解释

  • 【解释】: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 【出自】:《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按字解释

守:坚守。

正:正道、正义。

不:否定词,表示不、没有。

挠:屈服。

词典解释

守正不挠-中华成语大词典

守正不挠
【拼音】:shǒu zhèng bù náo
解释
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出处
《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挠众枉。”
示例
孝庄帝后知之,嘉俊~,即拜司马,赐帛百匹。 ★《周书·寇俊传》
近义词
守正不回、守正不阿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守正道而不屈从

守正不挠-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守正不撓

出处

《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引证

清-赵翼-卷二六-《廿二史札记》:若吕氏奕世勋猷,辉映史册,可谓极盛矣,而公著于重圭袭组之后,不以门阀自高,益能守正不挠,为时名相,尤不可及也。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寇俊传》:孝庄帝后知之,嘉俊守正不挠,即拜司马,赐帛百匹。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一八七·绍兴三十年十一月癸卯》:左朝请郎吴芾奋自儒科,晓畅吏事,守正不挠,才力有馀。

故事

清-赵翼-卷二六-《廿二史札记》:若吕氏奕世勋猷,辉映史册,可谓极盛矣,而公著于重圭袭组之后,不以门阀自高,益能守正不挠,为时名相,尤不可及也。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寇俊传》:孝庄帝后知之,嘉俊守正不挠,即拜司马,赐帛百匹。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一八七·绍兴三十年十一月癸卯》:左朝请郎吴芾奋自儒科,晓畅吏事,守正不挠,才力有馀。

造句

组词

近义词

shǒu zhèng bù náo

1、[守正不阿]shǒu zhèng bù ē

正:公正;阿:偏袒。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2、[守正不回]shǒu zhèng bù huí

坚守正道,不屈从。

反义词

shǒu zhèng bù náo

1、[胁肩谄笑]xié jiān chǎn xiào

胁肩:耸起双肩做出恭谨的样子;谄笑:装出奉承的笑容。为了奉承人,缩起肩膀装出笑脸。形容巴结人的丑态。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