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习。
而:连词。表示承接。
不:表示否定的意义。
厌:满足。
学而不厌
【拼音】:xué ér bù yàn
解释
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出处
《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示例
对自己,“~”,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近义词
手不释卷、虚心好学
反义词
骄傲自满、好为人师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好学
英文
have an insatiable desire to learn
日文
うまずたゆまず学習(がくしゅう)する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现代-老舍-二-《赵子曰》:他抱定学而不厌,温故知新的态度。
宋-苏轼--《谢兼侍读表》:虽天覆地载,以圣不可知为神,而日就月将,以学而不厌为智,曲收旧物,以广多闻。
明-王直--《槐云书舍诗序》:夫士之为学,盖必有藏修之所、燕休之居,以宁其身,乐其志,然后能肆力于学而不厌,此书舍所宜有也。
当代-刘绍棠-一-《蛾眉》:唐春早心灵内秀,敏而好学,学而不厌;唐二古怪打定了主意,吩咐儿子在收工之后,埋头读书,不可一心二用。
现代-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宋-陆九渊--《与邵叔谊书》:虽其老于论道,亦曰学而不厌,启助之益,需于后学。
当代-张承芬、韩仁生--《心理学导论》:要教好知识,就须不断地学习,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现代-老舍-二-《赵子曰》:他抱定学而不厌,温故知新的态度。
宋-苏轼--《谢兼侍读表》:虽天覆地载,以圣不可知为神,而日就月将,以学而不厌为智,曲收旧物,以广多闻。
明-王直--《槐云书舍诗序》:夫士之为学,盖必有藏修之所、燕休之居,以宁其身,乐其志,然后能肆力于学而不厌,此书舍所宜有也。
当代-刘绍棠-一-《蛾眉》:唐春早心灵内秀,敏而好学,学而不厌;唐二古怪打定了主意,吩咐儿子在收工之后,埋头读书,不可一心二用。
现代-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宋-陆九渊--《与邵叔谊书》:虽其老于论道,亦曰学而不厌,启助之益,需于后学。
当代-张承芬、韩仁生--《心理学导论》:要教好知识,就须不断地学习,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xué ér bù yàn
1、他这种为革命刻苦钻研,学而不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愿你的追求孜孜不倦,愿你永远学而不厌。
3、学而不厌是我人生的乐趣,诲人不倦是我事业的追求。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桃李芬芳,其乐亦融融.祝福您,节日愉快!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6、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治学修身,舍已为人。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真抓实干。
10、不耻下问,知错则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1、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培养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12、在学习上,我们要做到学而不厌。
13、节食少求,多笑少愁,排除杂念,逍遥自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4、这位老师师德高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诲人不倦,虚怀若谷。
15、责任心强且有崇高抱负的人学而不厌。
16、你言之有理,对任何事情要有学而不厌的精神。
1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一种严谨的求学态度。
18、我们应该要热爱学习,做到学而不厌。
19、对学过的东西要温故知新,对不认识的东西要不耻下问,对于学习要学而不厌。
20、知识没有止境,我们要有学而不厌的劲头。
xué ér bù yàn
1、[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2、[手不释卷]shǒu bù shì juàn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3、[敏而好学]mǐn ér hào xué
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4、[皓首穷经]hào shǒu qióng jīng
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5、[好学不倦]hào xué bù juàn
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6、[求知若渴]qiú zhī ruò kě
知:知识。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