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

读音

kǒng fǔ

同音字

拼音为kǒng的字 拼音为fǔ的字 拼音为kong的字 拼音为fu的字

基础解释

孔子 后裔直系子孙“衍圣公”的住宅,在 山东 曲阜 市。宋 宝元 间建立府第,明 嘉靖 年间重修。内有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六厅、前后堂楼、花园、假山等建筑,是非常宏伟的建筑群,占地十六万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详细解释

  1. 孔子 后裔直系子孙“衍圣公”的住宅,在 山东 曲阜 市。

    宋 宝元 间建立府第, 明 嘉靖 年间重修。内有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六厅、前后堂楼、花园、假山等建筑,是非常宏伟的建筑群,占地十六万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孔府-中華語文大辭典

孔府ㄎㄨㄥˇ ㄈㄨˇkǒnɡfǔ孔子後裔直系子孫衍聖公的住宅。舊稱「衍聖公府」。位於山東曲阜城內。北宋寶元(1038-1040)年間建立府第,明嘉靖年間重修。內有大堂、二堂、三堂、六廳、前後堂樓,東西兩旁為家廟、花廳等,後有花園(鐵山園)。府內存有大量珍貴文物和明、清以來文書檔案近萬卷。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孔府 -中国文化史辞典

位於山東曲阜縣城內,西邊與孔廟毗鄰,是孔子直系後裔住宅。始建於宋寶元年間(1038—1040年)。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封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宗願為衍聖公,故稱其府為衍聖公府。經明清兩代多次重建、修繕、擴建,形成現有規模。孔府大門南向,面對影壁,左右有大石獅一對,門額懸“聖府”大匾。進大門為重光門,懸有明世宗書“恩賜重光”匾額,故名。每逢舉行重大典禮,始行開啟,亦稱儀門。儀門後即大堂,為舉行重要儀式處所。大堂東西有廂房,為孔府行政管理機構所在地。大堂之後即二堂,為衍聖公宣示典章禮儀處所。二堂後即三堂,為衍聖公處理“內務”處所。三堂後為內宅門,過去門禁森嚴,門旁有欽賜刑具,設守衛及傳事人員。前上房為內宅第一進院落正廳,為舉行家宴及婚喪儀式場所。前上房後為堂樓,有前後兩個院落,各有堂樓及東、西樓,為孔府主人居住處所。此處建築均為二層,飛簷朱欄,雕梁畫棟。室內陳設尤為豪華。孔府後花園名鐵山園,由於用鐵礦石疊砌假山,故名。園內古木蒼翠,花草繁茂,有“五君子松”,一株五幹,中生一槐,故亦名“五松抱槐”,甚為罕見。花廳、涼亭、假山、水池,錯落有致,景色優美。孔府西邊為西學院,主要建築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堂、南北花廳、東花廳及學屋等處。南北花廳用以接待賓客,東花廳為師爺辦公處所,其餘建築皆為衍聖公讀書、習禮、燕居處。建築古樸精致,院內花木扶蘇,環境清幽。東邊有慕恩堂,內祀孔子七十二代孫孔憲培及夫人於氏。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kǒng fǔ

1、清代不但沿袭,还特许紫禁城骑马等优礼,故以“一品”寓孔府。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