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子

读音

dí zǐ

同音字

拼音为dí的字 拼音为zǐ的字 拼音为di的字 拼音为zi的字

基础解释

旧指妻子所生的儿子(区别于“庶子”)。特指嫡长子。

详细解释

  1. 正妻所生之子,多指嫡长子。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以 盾 为才,固请於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 公仪 仲子 嫡子死而立其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公降袭次弟》:“亲王嫡子封郡王,郡王以下嫡子皆递降一等封。”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嫡子-中華語文大辭典

嫡子嫡子ㄉ丨ˊ ㄗˇdízǐ舊指正室所生的兒子;特指嫡長子。

嫡子 -中国文化史辞典

古稱正妻所生之子。亦專指正妻所生的長子。嫡,古書常寫作“適”。《增韻·釋嫡》:“正室曰嫡,正室所生之子曰嫡子。一曰嫡,敵也,言無與敵也。”嫡子有繼承父親地位的權力,其在社會上的地位,庶子不能與之同日而語。參見“庶子”。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dí zǐ

1、[孽子]niè zǐ

1.庶子,非正妻所生之子。《墨子·节葬下》:“然后伯父、叔父、兄弟、孼子其。”孙诒让 间诂:“孼,庶子也。”《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 有孽子 不害,最长,王弗爱,王、王后、太子皆不以为子兄数。”宋 岳珂《桯史·刘观堂读赦诗》:“后二年,和议成,秦檜 惧当制者之不能説虏也,以孼子 熺 及其党 程克俊 补鼇。”清 孔尚任《桃花扇·截矶》:“孽子含寃天惨淡,孤臣举义日光明。” 2.谓使其子遭灾难。《逸周书·王佩》:“殃毒在信疑,孽子在听内,化行在知和。”朱右曾 校释引 卢文弨 曰:“孽子,谓灾害其子。”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