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威和恩泽。
《后汉书·邓训传》:“ 鲜卑 闻其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后汉书·应奉传》:“ 延熹 中, 武陵蛮 復寇乱 荆州 ,车骑将军 冯緄 以 奉 有威恩,为蛮夷所服,上请与俱征。”《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三年》:“ 迥 明赏罚,布威恩,绥辑新民,经略未附,华夷怀之。”
犹刑赏。
《三国志·魏志·臧洪传》:“闻弟为郡守,政教威恩不由己出。”
威恩1.声威和恩泽。
●《后汉书·邓训传》:“鲜卑闻其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
●《后汉书·应奉传》:“延熹中,武陵蛮复寇乱荆州,车骑将军冯绲以奉有威恩,为蛮夷所服,上请与俱征。”
●《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三年》:“迥明赏罚,布威恩,绥辑新民,经略未附,华夷怀之。”
2.犹刑赏。
●《三国志·魏志·臧洪传》:“闻弟为郡守,政教威恩不由己出。”
威恩并行
【拼音】:wēi én bìng xíng
解释
威:威力;恩:恩德;并行:一并施行。威力与恩德一起用。
出处
《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威恩并行。”
示例
自是道路夷清,~。 ★《后汉书·李恂传》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