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役

读音

nú yì

同音字

拼音为nú的字 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nu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基础解释

像对待奴隶一样地役使。

详细解释

  1. 奴仆。

    汉 王充 《论衡·变虚》:“人病且死,色见於面。人或谓之曰:‘此必死之徵也。虽然,可移於五邻,若移於奴役。’”

  2. 把人当奴隶使用。

    清 谭嗣同 《仁学》二十:“及其箝络久之,胥一乡皆为所併吞,遂不得不供其奴役,而入租税於一家。”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过去我们虽然也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可是人民是被污辱被奴役的。”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奴役-中華語文大辭典

奴役奴役ㄋㄨˊ 丨ˋnúyì把人當成奴隸一般役使。[例]反~│被~國家。

奴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奴役núyì
动把人当做奴隶使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nú yì

1、劳动人民像牛马一样被奴役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nú yì

1、[束缚]shù fù

1.捆绑。 2.使受到约束限制:这种制度~群众的积极性。

2、[徭役]yáo yì

古时统治者强制百姓承担的无偿劳动。

3、[拘束]jū shù

1.对人的言语行动加以不必要的限制;过分约束:不要~孩子的正当活动。 2.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她见了生人,显得有点~。

4、[限制]xiàn zhì

1.规定范围,不许超过:~其行动自由。文章的字数不~。 2.规定的范围:有一定的~。

反义词

nú yì

1、[自由]zì yóu

1.不受拘束;不受限制:~发言。 2.政治上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权利。 3.哲学范畴。指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支配自己和改造世界,不再处于盲目地受客观规律支配的地位。

2、[解放]jiě fàng

1.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思想。~生产力。 2.推翻反动统治,在我国特指1949年推翻国民党统治:~前。~那年我才15岁。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