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奇邪 ”。诡诈,邪伪不正。
《周礼·天官·宫正》:“去其淫怠与其奇衺之民。” 郑玄 注:“奇衺,譎觚非常。”《史记·梁孝王世家》:“ 公孙诡 多奇邪计。” 唐 柳宗元 《时令论下》:“是故圣人为大经……必言其中正,而去其奇衺。” 章炳麟 《程师》:“世无作述者,则师説千年无所进,虽有变復,非矫乱则奇衺也。”
【奇₂衺】諂媚欺詐,行爲不正。周禮 天官 宮正:“去其淫怠與其奇衺之民。”注:“奇衺,譎觚非常。”疏:“兵書有譎觚之人,謂譎詐傑出、觚角非常也。”又 内宰:“禁其奇衺。”注:“奇衺,若今媚道。”唐 白居易 長慶集二 續古詩之七:“冢婦獨守禮,羣妾互奇衺。”唐 柳宗元 柳先生集三 時令論下:“是故聖人爲大經以存其直道,將以遺後世之君臣,必言其中正而去其奇衺。”參見“奇₂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