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夫婿 ”。丈夫。
《玉台新咏·古乐府<陌上桑>》:“东方千餘骑,夫壻居上头。” 唐 王昌龄 《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壻觅封侯。” 杜甫 《佳人》诗:“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清 刘大櫆 《吴贞女传》:“尔生不识夫壻何如人,遽欲从之如此!” 巴金 《和读者谈<家>》:“有人说她母亲死后,父亲舍不得花一笔嫁女费,故意让她守在家里,不给她找一位夫婿。”
【夫壻】妻對夫的稱呼。玉臺新詠一 日出東南隅行:“東方千餘騎,夫壻居上頭。”又“座中千餘人,皆言夫壻殊。”也作女子配偶的泛稱。三國志 魏 倭人傳:“乃共立一女子爲王,……年已長大,無夫壻。”也作“夫婿”。全唐詩四七九 柳公權 雞鳴曲:“婦人上城亂招手,夫婿不聞遥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