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

读音

dà shùn

同音字

拼音为dà的字 拼音为shùn的字 拼音为da的字 拼音为shun的字

基础解释

1.谓顺乎伦常天道。 2.自然,天然。 3.犹大法。

详细解释

  1. 谓顺乎伦常天道。

    《礼记·礼运》:“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异,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 唐 白居易 《李愬赠太尉制》:“在 建中 岁, 泚 贼叛逆,惟太师 晟 ,实仗大顺,翦而瀦之。”

  2. 自然,天然。

    《老子》:“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陈鼓应 注引 林希逸 曰:“大顺即自然也。”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

  3. 犹大法。

    《史记·太史公自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大顺-中国历史辞典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国号。崇祯十六年(1643 年)在西安时所定。自成取西安前,已在襄阳建立政权。建国后制度逐渐完备,次年入北京,又加修订。官制大体上依照明制,略加修订,改内阁为天祐殿、六部为六政府,设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军事制度设中左右前后备营,权将军、制将军、威武将军、果毅将军等官。权将军地位最高,入北京后规定:文官都受权将军刘宗敏节制。这是与明制完全不同之处。对明朝高级官员,除起用少数人员外,拷打追赃,以所得供军国开支。又开科考试,废八股,用策论取士。辖境最盛时有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全部,西北在甘肃的河西,南到汉中、荆州与张献忠的辖境为邻,东南到江苏北部的淮安、宿迁等地。农民军退出北京后,各处地主阶级组织武装,乘机复辟。永昌二年(1645 年)自成牺牲,所部联明抗清,停用大顺国号。

大顺-中国历史辞典

年号:(1)唐昭宗年号(890—891)。(2)明末张献忠年号(1644—1646)。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