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大致。
《史记·平準书》:“於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 宋 梅尧臣 《答恭上人》诗:“素知 江 南地,大率皆卑溼。” 郭沫若 《夏完淳》:“大率在同辈中 完淳 所最佩服的是这位 钱漱广 和他的姐丈 侯文中 。”
统率偏师之将。
《墨子·迎敌祠》:“五步有五长,十步有什长,百步有百长,旁有大率。” 孙诒让 间诂:“即《旗帜篇》四面四门及左右军之将,分守四旁。”
历法名词。
《新五代史·司天考一》:“以通法进统法,得七十二万,气朔之下,收分必尽,谓之全率。以通法进全率,得七千二百万,谓之大率,而元纪生焉。”
大率ㄉㄚˋ ㄕㄨㄞˋdàshuài大概;大略。[例]~如此。
大率-汉语大词典大率(I)1.大抵;大致。
●《史记·平准书》:“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
●宋梅尧臣《答恭上人》诗:“素知江南地,大率皆卑湿。”
●郭沫若《夏完淳》:“大率在同辈中完淳所最佩服的是这位钱漱广和他的姐丈侯文中。”
2.统率偏师之将。
●《墨子·迎敌祠》:“五步有五长,十步有什长,百步有百长,旁有大率。”
●孙诒让间诂:“即《旗帜篇》四面四门及左右军之将,分守四旁。”
大率(II)历法名词。
●《新五代史·司天考一》:“以通法进统法,得七十二万,气朔之下,收分必尽,谓之全率。以通法进全率,得七千二百万,谓之大率,而元纪生焉。”
dà shuài
1、郡国举孝廉,大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