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
《礼记·祭统》:“铭者,论譔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於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 唐 杜甫 《奉赠王中允维》诗:“ 中允 声名久,如今契阔深。”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三折:“你虽有万贯财,争如俺七步才,两件儿那一件声名大?”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七:“她本想早给 小芹 找个婆家推出门去,可是因为自己声名不正,差不多都不愿意跟她结亲。”
声教和名教。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文物以纪之,声名以发之,斯实不世之隆恩,寧曰循常之恆礼。” 明 杨慎 《楚雄府定远县新建儒学记》:“ 皇明 文治之遥,声名之盛,使 仲尼 之道与王化远邇,多士生斯时斯地,亦厚幸矣。”
shēng míng
1、那个人声名狼藉,你还想跟他交朋友?
shēng míng
1、[申明]shēn míng
郑重地说明:~理由。
2、[名誉]míng yù
1.名声:爱惜~。 2.属性词。名义上的(多指赠给的名义,含尊重意):~会员。~主席。
3、[闻声]wén shēng
1.听到声音。 2.听到消息。 3.声名。
shēng míng
1、[坦率]tǎn shuài
直率:性情~。为人~热情。
2、[揭露]jiē lù
使隐蔽的事物显露:~矛盾。~问题的本质。阴谋被~出来。
3、[揭发]jiē fā
揭露(坏人坏事):~罪行。检举~。
4、[暴露]bào lù
(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目标。~无遗。
5、[公开]gōng kāi
1.不加隐蔽的;面对大家的(跟“秘密”相对):~活动。 2.使秘密的成为公开的:这件事暂时不能~。
6、[隐瞒]yǐn mán
掩盖真相,不让人知道:~错误。大家都知道了,他还想~。
7、[坦白]tǎn bái
1.心地光明,语言直率:襟怀~。 2.把错误或罪行照实说出来:~从宽,抗拒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