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墝埆】㊀土地貧瘠。墨子 親士:“墝埆者,其地不育。”漢 桓寬 鹽鐵論 通有:“山居澤處,蓬蒿墝埆,財物流通,有以均之。”也作“墝确”。宋釋 居ॳѠ北礀文集九 碧雲藏殿上梁文:“天生墝确不中樵,如何容得牛羊牧。”㊁指險要之地。後漢書八九 南匈奴傳 元和二年詔:“墝埆之人,屢嬰塗炭。”注:“墝埆,謂險要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