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端坐安然而死,谓之“坐化”。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慧次》:“ 永明 八年,讲《百论》。至《破尘品》,忽然坐化,春秋五十七矣。”《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可常 坐化了,正欲下火。”《花月痕》第四八回:“生死者人之常事,就像那草木春荣秋落一般。成仙的尸解,成佛的坐化,总是一死。” 赵熙 《长城魂》五:“只有几天,她显然衰老了,仿佛成了一个哑女,仿佛是一个病妇,一个坐化在这泥屋里的信女。”
坐化坐化ㄗㄨㄛˋ ㄏㄨㄚˋzuòhuà〈書〉佛教用語。指僧人端坐安然而逝。[例]禪師聽得大驚,走至房中看時,見五戒師兄已自~去了(《喻世明言‧卷三十‧明悟禪師趕五戒》)。
坐化-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坐化ㄗㄨㄛˋ ㄏㄨㄚˋzuò huà佛教用語。指跏趺端坐,安然亡逝。《清平山堂話本.五戒禪師私紅蓮記》:「長老上禪椅上,……合掌坐化。」《花月痕.第四八回》:「生死者,人之常事,就像那草木春榮秋落一般;成仙的屍解,成佛的坐化,總是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