呴俞

读音

hǒu yú

同音字

拼音为xǔ的字 拼音为yú的字 拼音为xu的字 拼音为yu的字

基础解释

1.亦作“呴諭”。亦作“呴喻”。 2.和悦温顺貌。 3.呴媮:同“呴俞”。

详细解释

  1. 亦作“ 呴諭 ”。亦作“ 呴喻 ”。

    1.化育爱抚。《庄子·骈拇》:“屈折礼乐,呴俞仁义。”《淮南子·原道训》:“其德……呴諭覆育,万物羣生,润於草木,浸於金石。” 高诱 注:“呴諭,温恤也。”

  2. 和悦温顺貌。

    唐 杜甫 《朝献太清宫赋》:“伊神器臬兀,而小人呴喻,歷纪大破,疮痍未苏。”

  3. 呴媮:同“ 呴俞 ”。

    林纾 《送涛园沉公改官岭南诗序》:“硕臣得公言,恒呴媮无忤。”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呴俞-汉语大词典

呴俞亦作“呴谕”。亦作“呴喻”。
1.化育爱抚。
●《庄子·骈拇》:“屈折礼乐,呴俞仁义。”
●《淮南子·原道训》:“其德……呴谕覆育,万物群生,润于草木,浸于金石。”
高诱注:“呴谕,温恤也。”
2.和悦温顺貌。
●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伊神器臬兀,而小人呴喻,历纪大破,疮痍未苏。”

呴俞-辞源3

【呴俞】㊀關懷培養,使之成長。莊子 駢拇:“屈折禮樂,呴俞仁義。”又寫作“呴諭”。淮南子 原道:“呴諭覆育,萬物羣生。”參見“煦嫗㊀”。㊁溫順,和樂。元 袁桷 清容居士集二 黃可玉哀辭:“呴俞突梯,道之非兮。”明 賀復徵 文章辨體彙選七二一 明 湯顯祖 有明處士潘仲公暨配吳孺人合葬墓志銘:“通人懿妻,倫常呴俞。”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