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共被而寝。比喻亲近。
汉 徐干 《中论·亡国》:“苟得其心,万里犹近;苟失其心,同衾为远。” 晋 张华 《女史箴》:“出其言善,千里应之;苟违斯义,同衾以疑。”
谓结为夫妻。
清 姚燮 《双鸩篇》诗:“生不同衾死同穴,妾虽无言妾已决。”《恨海》第五回:“﹝ 棣华 ﹞默念虽未成礼,今日奉了母命,先用了他的衾枕,或者是他日‘同衾’之兆,也未可知。”
同衾1.谓共被而寝。比喻亲近。
●汉徐干《中论·亡国》:“苟得其心,万里犹近;苟失其心,同衾为远。”
●晋张华《女史箴》:“出其言善,千里应之;苟违斯义,同衾以疑。”
2.谓结为夫妻。
●清姚燮《双鸩篇》诗:“生不同衾死同穴,妾虽无言妾已决。”
●《恨海》第五回:“﹝棣华﹞默念虽未成礼,今日奉了母命,先用了他的衾枕,或者是他日‘同衾’之兆,也未可知。”
同衾幬ㄊㄨㄥˊ ㄑㄧㄣ ㄔㄡˊtóng qīn chóu桓帝時,姜肱與弟仲海、季江友愛,常同被而眠。見《後漢書.卷五三.姜肱傳》。後以同衾幬比喻交情深厚。《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何必同衾幬,然後展殷勤。」
tóng qīn
1、流盼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