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契

读音

tóng qì

同音字

拼音为tóng的字 拼音为qì的字 拼音为tong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基础解释

1.契合。 2.犹同志;同心。

详细解释

  1. 契合。

    三国 魏 曹植 《玄畅赋》:“上同契於 稷卨 ,降合颖於 伊 望 。”《晋书·宣帝纪》:“岂非忠诚协符,千载同契,俾乂邦家,以永厥休邪!” 宋 秦观 《王朴论》:“彼民与此民之心同,是与天意同契。”

  2. 犹同志;同心。

    晋 陆机 《赠顾令文为宜春令》之四:“比志同契,惟予与子。”《太平广记》卷三六○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丁譁》:“繾綣覯良宵,千载结同契。”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同契-汉语大词典

同契1.契合。
●《晋书·宣帝纪》:“岂非忠诚协符,千载同契,俾乂邦家,以永厥休邪!”
●宋秦观《王朴论》:“彼民与此民之心同,是与天意同契。”
2.犹同志;同心。
●晋陆机《赠顾令文为宜春令》之四:“比志同契,惟予与子。”
●《太平广记》卷三六○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丁哗》:“缱绻觏良宵,千载结同契。”

參同契-中華語文大辭典

參同契参同契ㄘㄢ ㄊㄨㄥˊ ㄑ丨ˋcāntónɡqì書名。相傳為東漢‧魏伯陽作。道教典籍。全書分上中下三篇,主要是借《周易》爻象來說丹鼎之術,融合黃老、《周易》、煉丹三者為一體。被稱為「萬古丹經王」。隋唐以降注者甚多,其中以五代後蜀‧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影響最深。又名《周易參同契》。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