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吒由于愤激而慨叹。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怀玉(李怀玉)抱冤无诉,于狱中垒石象佛,默期冥报,时近腊日,心慕同侪,叹吒而睡。”
●《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吴主大怒,上马带鞬执弓欲出,曰:‘孤大皇帝适子,在位已五年,谁敢不从者!’侍中近臣及乳母共牵攀止之,不得出,叹吒不食,骂全后曰:‘尔父愦愦,败我大事!’”
叹吒(2)1.《三国志·蜀志·杨仪传》:“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吒之音,发于五内。”
●《周书·萧察传》:“未尝不盱衡扼腕,叹吒者久之。”
●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低头增叹吒,到口复嗢咽。”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上仙》:“便闻案上作叹吒声,似一健叟。”
2.叹息感慨。
●《三国志·蜀志·杨仪传》:“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吒之音,发于五内。”
●《周书·萧察传》:“未尝不盱衡扼腕,叹吒者久之。”
●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低头增叹吒,到口复嗢咽。”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上仙》:“便闻案上作叹吒声,似一健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