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口脗 ”。嘴唇;嘴。
晋 成公绥 《啸赋》:“随口吻而发扬,假芳气而远逝。” 唐 刘禹锡 《上中书李相公启》:“言出口吻,泽濡寰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法》:“口脗两角暨胸前有涎滴。”
腔调;口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凡作传奇,不宜频用方言,令人不解。近日填词家见花面登塲,悉作 姑苏 口吻,遂以此为成律。”《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听你説话,分明是京都口吻。”参见“ 口音 ”。
口气。
邹韬奋 《谁的遗憾?》:“这似乎不像是互表歉意的口脗吧。” 茅盾 《昙》五:“父亲的口吻开始严厉了,虽然最后一句的调子又转为柔和。”参见“ 口气 ”。
口吻ㄎㄡˇ ㄨㄣˇkǒuwěn1.說話的措辭和語氣。也作「口氣」。[例]官方~|命令式~。2.口音。[例]聽你說話的~,你應該是南方人。3.某些動物(如魚、狗等)頭部向前凸出的部分(包括口、鼻等)。[例]小魚翕動著~|小狗的~。
口吻-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口吻 kǒu wěn❶ 某些动物(如鱼、狗等)头部向前突出的部分,包括嘴、鼻子等。
❷ 口气
❸ :玩笑的~ㄧ教训人的~。同义词:口 口啜 口角 口吻 口齗 玉池
kǒu wěn
1、他总喜欢以领导的口吻下命令。
2、不用训斥,职责的口吻与别人说话。
3、他那严肃的口吻,就像在战场上下达命令。
4、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5、他喜欢用托尔斯泰的口吻振振有辞说:"归根结底,作家只不过是个工人。"。
6、老师说话时总带着一种既严肃又亲切的口吻。
7、一创始人的口吻宣说陈词滥调,以发明家的身份公布道听途说。
8、老师用慈爱的口吻与我亲切地交谈。
9、老先生吟诵古诗时,常常吟得口吻生花,情趣无穷。
10、在高府等候的黄静云心急如焚,见四人安全归来后松一口吻。
11、他用轻佻的口吻向我进行挑衅。
12、领导用婉转的口吻批评我没把前几天新指示的要点写进去。
13、讲分开可否不再用憾事的口吻,习惯无常才会庆幸,讲真天涯途上谁是客,散席时怎么分。
14、那种刚强的语气是针对着严肃的口吻而发的。
15、肯尼科特到家后,说话时头一次带着这样迟疑不定的口吻.
16、1860年,共和党及其总统候选人林肯对农奴制的口吻是犹豫的.
17、他说起话来带着一副一家之主的口吻。
18、他常常回忆她对他说过的话,内心里翻来覆去琢磨她那种圆滑周到的口吻。
19、珍妮最不高兴的是信中隐约可见的唯我独尊的口吻。
20、她用一种公务口吻,说话干脆利落。
21、从后枕骨到口吻的长度略大于眉骨处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