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

读音

fā jué

同音字

拼音为fā的字 拼音为jué的字 拼音为fa的字 拼音为jue的字

基础解释

挖掘埋藏在地下的东西:~古物。~宝藏。~潜力。~人才。

详细解释

  1. 开掘,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

    《汉书·刘向传》:“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 唐 王昌龄 《长歌行》:“寳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 宋 梅尧臣 《吴冲卿出古饮鼎》诗:“从谁发掘归 吴侯 ,来助雅饮欢莫极。” 邹韬奋 《当前的主要任务》:“如果把 中国 的潜在的伟大力量视为 中国 的无限的宝藏,这宝藏在实际上还只是被发掘了一小部分。”

  2. 把人们不容易发现的事物揭露或揭示出来。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匿姦劳发掘,破党恶持疑。” 郭沫若 《沸羹集·序<念词与朗诵>》:“他是孜孜不息的人,继此一定还有更多的发掘与更远的探险,使我们得所遵循。”《花城》1980年第7期:“ 中国 的文明已经奄奄一息,要拯救!要发掘人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发掘-中華語文大辭典

發掘

发掘-汉语同近反辨

[近义] 挖掘
[反义] 埋没
-[发掘] 指把内藏的东西开掘出来。例:这几个考古学家在努力~文物。
-[挖掘] 挖。例:他们建议开一个讨论会,~一下这部片子的社会意义。
-[埋没] 掩埋;像掩埋一样,使显现不出来。例:黄沙把这座古城~了。
[说明] “发掘”和“挖掘”的共同语素是“掘”,都含有“开掘出来”的意思,都是动词,属于同义关系。不同处是:“发掘”的目的是寻找埋藏之物,如文物、骨化石等;“挖掘”一般指工程,不是寻找某种东西。“发掘”、“挖掘”是“掘”,“埋没”是“埋”,二者属反义关系。“发掘”、“挖掘”的对象是抽象义时(如“人才”),可以同“埋没”的第二个义项构成反义关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fā jué

1、我们要努力发掘民间艺术的宝藏。

2、快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不能光是享用,而不去发掘。

3、拒绝严峻的冶炼,矿石并不比被发掘前更有价值。

4、努力从人的性格中发掘可稀释的精华。

5、你无法教会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人去发掘他内在的东西。

6、命运与时势紧紧相连。善于审时度势,努力发掘自己,就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7、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华最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发掘开拓的人。

8、成功的关键不是努力去拷贝别人的特色方式,而是去学习如何发掘你自己独特的潜质。

9、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要多样化,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掘出更多的人才。

10、每一种工作都蕴藏着无穷的乐趣,只是有些人不懂得怎样去发掘它们罢了。

11、老师要发掘学生的潜力,然后根据其特长进行培养。

12、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是1972年在陕西临潼发掘出来的。

13、考古工作者经过多次考察和周密的安排,终于发掘了2号兵马俑坑。

14、这是刚发掘出来的文物。

15、这突如其来的仔细审查很可能会发掘更多的丑闻。

16、工作是要去自己寻找,靠自己发掘出来的。

17、发掘生活的美是我最大的乐趣。

18、它能逼迫正人君子诲淫诲盗,也能迫使平凡女人发掘真相。

19、你自己就是座金矿,关键是看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20、这些超级发掘者发布了一封公开信,抱怨此事并声言要杯葛网站。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fā jué

1、[开采]kāi cǎi

挖掘(矿物):~石油。~地下资源。

2、[开掘]kāi jué

1.挖:~新的矿井。 2.文艺上指对题材、人物思想、现实生活等深入探索并充分表达出来。

3、[发现]fā xiàn

1.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新的基本粒子。有所发明,有所~,有所创造。 2.发觉:这两天,我~他好像有什么心事。

4、[暴露]bào lù

(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目标。~无遗。

5、[挖掘]wā jué

挖;发掘:~地下的财富。~生产潜力。~、整理地方戏曲剧目。

反义词

fā jué

1、[埋没]mái mò

1.掩埋;埋起来:耕地被流沙~。 2.使显不出来;使不发挥作用:~人才。

2、[埋藏]mái cáng

1.藏在土中:山下~着丰富的煤和铁。 2.隐藏:他是个直爽人,从来不把自己想说的话~在心里。 3.把某种制剂放在人或动物的皮下组织内。对于人是为了医疗,对于家畜大多是为了催肥。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