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读音

lì shǐ

同音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shǐ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基础解释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地球的~。人类的~。 2.过去的事实:这件事早已成为~。 3.过去事实的记载。 4.指历史学。

详细解释

  1. 过去事实的记载。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纳 鲁肃 於凡品,是其聪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 注引《吴书》:“﹝ 吴王 ﹞志存经略,虽有餘閒,博览书传歷史,藉採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 指已过去的事实。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要使它……变成历史的东西。”

  3. 经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这便是野鷄道臺的歷史了。” 清 黄人 《<钱牧斋文抄>序》:“其文乃雄奇变化,随其一生之歷史而自为风气。” 老舍 《骆驼祥子》二一:“ 夏太太 大概不会留着个知道她的历史的仆人。”

  4. 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

    金一 《文学观》:“从古帝王之业,真能赤手开创而无所凭藉者,歷史上,多不过三四人。” 毛泽东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中国 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菡子 《源远流长》:“历史在发展着,丰富着。”

  5. 指历史学科。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 学问,待从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历史,就该另编一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历史-中華語文大辭典

歷史

历史-中国历史辞典

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是史学研究的对象。斯大林说:“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的发展史,是许多世纪以来依次更迭的生产方式的发展史,是生产力和人们生产关系的发展史。”(《列宁主义问题》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647 页)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就是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历史。在习惯上,关于历史的记述和阐释,也称为历史。详“史学”。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lì shǐ

1、长篇小说《李自成》展示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画卷。

2、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中国的四大发明。

3、历史告诉我们,努力学习可以成为未来的成功者。

4、我们要尊重历史,不要篡改历史。

5、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事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6、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更好地面对未来。

7、长城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礼物。

8、历史是一面宝镜,让我们看到前人的智慧和勇敢。

9、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自强不息的精神。

10、历史告诉我们,友谊是珍贵的。

11、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人都可以书写自己的辉煌篇章。

12、历史是一张巨大的画卷,饱含着世界各国各时期的风云变幻。

13、我们要珍惜历史,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14、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清是非对错。

15、故宫是明清两代的历史遗迹。

16、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我对古代中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7、学习历史可以开阔视野,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18、历史是铭记的记忆,让我们不忘国家的奋斗与付出。

19、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他们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伟大贡献。

20、历史是宝贵的财富,了解历史可以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

21、平凡的人也可以创造出伟大的历史,只要用心去努力。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lì shǐ

1、[汗青]hàn qīng

古代用来记事的竹简,是用青竹烤去水分做成的。烤时竹子上冒出的水像汗一样,所以古人称竹简为汗青。后用来泛指书籍史册。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史乘]shǐ shèng

《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乘、梼杌、春秋,是周朝三国史籍的名称。后用“史乘”称一般史书。乘(shèng)。

3、[史册]shǐ cè

历史记录:名垂~。也作史策。

4、[史籍]shǐ jí

历史书籍。

5、[史书]shǐ shū

记载历史的书籍。

反义词

lì shǐ

1、[现实]xiàn shí

1.客观存在的事物:考虑问题,不能脱离~。 2.合于客观情况:这个计划不~。这是一个比较~的办法。

2、[现状]xiàn zhuàng

目前的状况:打破~。改变~。维持~。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