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碱。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五·卤鹹》:“凡鹽未經滴去苦水,則不堪食,苦水即鹵水也。鹵水之下,澄鹽凝結如石者,即鹵鹼也。 丹溪 所謂石鹼者,乃灰鹼也,見土類。 吴普 《本草》謂鹵鹻一名鹵鹽者,指鹵水之鹽,非鹵地之鹽也,不妨同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五·卤鹹》引《名医别录》:“鹵鹻生 河 東地澤。”
卤碱
目录
“卤碱”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卤碱”在《*辞典》
“卤碱”在《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卤碱
【拼音名】
Lǔ Jiǎn
【来源】
为卤水块经过加工制成的粉剂。
【炮制】
取河北塘沽或汉沽产的卤水块,洗净,打碎,放容器内,约加等量水溶解,用6~8层纱布过滤,将滤液放在容器内加热,经过蒸发,烘干至成为疏松、洁白的块状物,取出放凉,轧成细粉即得。
【性味】
咸、苦,温。
【功能主治】
强心,利尿,镇静,消炎,降血压。用于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风湿性关节炎,硅肺,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
成人每次1~2克,每日2~3次。小儿6~10岁,每次0.3~0.5克;10~15岁,每次0.5~1.0克;15岁以上同成人量。用开水溶化后冷服。
【注意】
必须用开水溶化,放冷后再服。
【备注】
(1)必须用开水溶化,放冷后再服。以免药粉沾于口腔造成腐蚀。应用时宜由小量开始,视反应情况而逐渐增加,不宜超过最大剂量。(2)常用剂量下部分病人出现胃部有烧灼感,口干,恶心,肠鸣增加,轻度腹泻,皮肤瘙痒,一般情况下可继续给药,如症状不减甚至加重时,可酌情减量或停药,并对症治疗。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卤碱
【出处】
《纲目》
【拼音名】
Lǔ Jiǎn
【别名】
卤咸(《本经》),卤盐、寒石(《吴普本草》)。
【来源】
为盐卤凝结而成的氯化镁等物质的结晶。
【制法】
取卤块用水洗净,打碎,入盆内,每盆以2~3斤为宜,稍加热溶化,用6层纱布或两层白布过滤后,将滤液煎熬,再加等量水,用急火煎熬,保持沸腾状态,切勿搅拌。待水分蒸干,刺激性气体基本挥发,并由深褐色液体变成白色固体,即为卤碱。煎熬约需1.5~2小时。每斤卤水可熬卤碱3.5两左右。将卤碱压成粉末,装瓶密闭,干燥封存。
【性状】
为无色结晶体。玻璃样光泽,有潮解性。
【化学成份】
主要含氯、镁、钠、钾、钙和硫酸根离子,其次为二氧化硅、氟、锶、铁、硼、溴,微量的有锂、铝、锰、锌、铜、钛、铬、硒、镍、碘、汞、银、钍、锗等。海盐、湖盐、井盐和盐碱地盐四种卤水和卤碱的成分有所不同。4种的主要化学成分均为镁和氯,但镁的含量在海盐卤水中最高,依次为盐碱地卤水、湖盐卤水和井盐卤水。熬制成卤碱后,前二者的镁含量较接近,均大于后二者。氯的含量在井盐和海盐卤水中较高,另两种较低;井盐卤水和卤碱的钙含量显着高于其余3种;盐碱地卤水和卤碱的硫酸根和氟的含量显着高于其余3种;盐碱地卤水和卤碱中均未检出锰,而其余3种均有相当量的锰。井盐卤水和卤碱中锂含量显着高于其余3种。
【药理作用】
①利尿作用对正常大鼠有利尿作用,去除镁离子后仍保留一定效力,因此口服卤碱后尿量的增加,可能是卤碱中多种盐类综合作用的结果。②对心血管的作用对离体兔心及整体狗心都有明显的冠状动脉扩张作用;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此作用与其中含有大量镁离子有关。这可能是卤碱能改善慢性克山病和其他心脏病患者的功能的作用之一。它还能使高血压狗的血压轻度下降,脉搏减慢;对麻醉狗的肢体动脉有直接扩张作用,镁离子是引起这些作用的重要成分。它无强心作用(蛙、兔实验),也无镇静作用(小鼠的戊巴比妥睡眠时间及自发活动实验)。
【性味】
苦咸,寒。①《本经》:味苦,寒。②《别录》:无毒。
【功能主治】
治克山病,大骨节病,甲状腺肿,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皮炎,风热赤眼。①《本经》:主大热、瘤。
【用法用量】
内服:溶化为水,0.3~1钱。外用:制成膏剂涂搽;溶液点眼或洗涤。
【附方】
治风热赤眼,虚肿涩痛:卤碱一升,青梅二十七个,古钱二十一文。新瓶盛,密封,汤中煮一炊时,三日后取点,日三、五度。(《圣惠方》)
【临床应用】
①防治克山病㈠预防:在10升水中加入卤碱粉、生石膏粉各3克及药用浓硫酸0.1毫升,可以改进病区水质。㈡治疗:急性型以0.5~2%浓度(浓度过高会引起呕吐,停药后稍事休息即可恢复。卤碱制剂注射速度过快或浓度过高,均可造成中毒甚至引起严重后果。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呼吸中枢的抑制尤为明显)和横纹肌松弛,呼吸肌的麻痹又可加重呼吸抑制程度。其次是心脏机能的抑制和血压下降。因此,角膜反射的消失和呼吸数的明显减少应看做是中毒的早期指征。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卤碱
【出处】
出自《吉林中草药》。1.《本草纲目》:卤盐与卤碱不同,山西诸州平野及大谷榆次高亢处,秋间皆生卤,望之如水,近之如积雪,土人刮而熬之为盐,微有苍黄色者即卤盐也。《尔雅》所谓
【拼音名】
Lǔ Jiǎn
【英文名】
Salt Alkali, Bittern product
【别名】
卤盐、寒石、卤咸、石碱、卤水、盐卤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卤块(固体卤水)经加工煎熬制成的白色结晶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主产于天津汉沽和塘沽地区;沿海诸省及内陆湖泊、盐井亦产。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团块状。可见到分层现象,一般分为三层:上层较薄,表面皱缩不平;灰色或灰褐色。中层较厚,呈垂直柱状或蜂窝状;白色或灰白色;具弱玻璃光泽。底层较中层薄,呈致密土状物;主为灰白色;光泽暗淡。用手调皮之有空声,触之有疏松感。有潮解性。气微,味苦咸。以色白、有玻璃光泽、未潮解、结晶者为佳。2.理化鉴别 取本品约1g,加水10ml溶解,滤过。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取滤液1ml,加硝酸使成酸性后,加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检查氯化物)镁盐检查参见“金精石”条“药材鉴别”项理化鉴别(2)。
【化学成份】
主要为氯化镁(MgCl2);其次还含有钠(Na),钾(K),钙(Ca),硫酸根(SO2-/4),二氧化硅(SiO2),氟(F),锶(Sr),铁(Fe),硼(B),溴(Br);以及微量的锂(Li),铝(Al),锰(Mn),锌(Zn),铜(Cu),钛(Ti),铬(Cr),硒(Se),镍(Ni),碘(I),汞(Hg),银(Ag),钍(Th),锗(Ge)等。海盐、湖盐、井盐和盐碱地盐四种卤水和卤碱的成分有所不同。4种的主要化学成分均都为氯化镁,但镁的含量不同,依次为海盐、盐碱地盐、湖盐和井盐;氯的含量依次为井盐、海盐、湖盐和盐碱地盐;井盐卤水和卤碱中钙的含量显着高于另外三者;盐碱地盐卤水和卤碱中硫酸根和氟的含量显着高于其余三者,但未检出锰,而另外三种均有相当量的锰;井盐卤水和卤碱中锂含量明显高于其余三种。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对正常大鼠有利尿作用,去除镁离子后仍保留一定效力,因此口服卤碱后尿量的增加,可能是卤碱中多种盐类综合作用的结果。2.对心血管的作用:对离体兔心及整体狗心都有明显的冠状动脉扩张作用;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此作用与其中含有大量镁离子有关。这可能是卤碱能改善慢性克山病和其他心脏病患者的功能的作用之一。它还能使高血压狗的血压轻度下降,脉搏减慢;对麻醉狗的肢体动脉有直接扩张作用,镁离子是引起这些作用的重要成分。它无强心作用(蛙、兔实验),也无镇静作用(小鼠的戊巴比妥睡眠时间及自发活动实验)。
【炮制】
取卤块用水洗净,打碎,入盆内,每盆以2-3斤为宜,稍加热溶化,用6层纱布或两层白布过滤后,将滤液煎熬,再加等量水,用急火煎熬,保持沸腾状态,切勿搅拌。待水分蒸干,刺激性气体基本挥发,并由深褐色液体变成白色固体,即为卤碱。煎熬约需1.5-2小时。每斤卤水可熬卤碱3.5两左右。将卤碱压成粉末,装瓶密闭,干燥封存。
【性味】
苦咸;寒;无毒
【归经】
心;肺;肾经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化痰;软坚;明目。主大热烦渴;风热目赤涩痛;克山病;大骨节病;甲状腺肿;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
内服:溶化为水,0.3-1钱。外用:制成膏剂涂搽;溶液点眼或洗涤。
【注意】
1.脏腑虚寒者慎用。2.孕妇慎用。
【各家论述】
1.《瘤。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卤碱石碱。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五·卤咸》:“凡盐未经滴去苦水,则不堪食,苦水即卤水也。卤水之下,澄盐凝结如石者,即卤碱也。丹溪所谓石碱者,乃灰碱也,见土类。吴普《本草》谓卤碱一名卤盐者,指卤水之盐,非卤地之盐也,不妨同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五·卤咸》引《名医别录》:“卤碱生河东地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