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
藏:隐藏。
祸:灾殃,苦难。
心: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
唐-朱敬则-《全唐文》一七〇-《魏武帝论》:(袁术、韩馥等)以讨董卓为名,然包藏祸心,以暴易乱,窃命矫制,结党树朋,观衅待时。
唐-姚汝能-卷上-《安禄山事迹》:禄山恃此,日增骄恣。尝以曩时不拜肃宗之嫌,虑玄宗年高,国中事变,遂包藏祸心,将生逆节。
明-罗贯中-七十三回-《三国演义》:今操恶直丑正,实繁有徒,包藏祸心,篡盗已显。
明,清-冯梦龙,蔡元放-一〇回-《东周列国志》:方欲起师,季梁闻之,趋入谏曰:“不可,不可!楚自若敖蚡冒以来,世修其政,冯陵江汉,积有岁年。熊通弑侄而自立,凶暴更甚。无故请成,包藏祸心。今以老弱示我,盖诱我耳。”
清-褚人获-第九十一回-《隋唐演义》:安禄山包藏祸心,已非一日,当时有赴阙若言其反者,陛下辄杀之,使得逞其奸逆,以致乘舆播迁。
现代-端木蕻良-二-《科尔沁旗草原》:是极,是极,他是包藏祸心,伺机篡反,图谋不轨,已非一日了。
现代-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
现代-邹韬奋--《法西斯作风的罪恶》:前者是无知,尚情有可原;后者却是包藏祸心,罪无可恕。
唐-朱敬则-《全唐文》一七〇-《魏武帝论》:(袁术、韩馥等)以讨董卓为名,然包藏祸心,以暴易乱,窃命矫制,结党树朋,观衅待时。
唐-姚汝能-卷上-《安禄山事迹》:禄山恃此,日增骄恣。尝以曩时不拜肃宗之嫌,虑玄宗年高,国中事变,遂包藏祸心,将生逆节。
明-罗贯中-七十三回-《三国演义》:今操恶直丑正,实繁有徒,包藏祸心,篡盗已显。
明,清-冯梦龙,蔡元放-一〇回-《东周列国志》:方欲起师,季梁闻之,趋入谏曰:“不可,不可!楚自若敖蚡冒以来,世修其政,冯陵江汉,积有岁年。熊通弑侄而自立,凶暴更甚。无故请成,包藏祸心。今以老弱示我,盖诱我耳。”
清-褚人获-第九十一回-《隋唐演义》:安禄山包藏祸心,已非一日,当时有赴阙若言其反者,陛下辄杀之,使得逞其奸逆,以致乘舆播迁。
现代-端木蕻良-二-《科尔沁旗草原》:是极,是极,他是包藏祸心,伺机篡反,图谋不轨,已非一日了。
现代-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
现代-邹韬奋--《法西斯作风的罪恶》:前者是无知,尚情有可原;后者却是包藏祸心,罪无可恕。
bāo cáng huò xīn
1、这种外表忠厚但包藏祸心的人,真是防不胜防!
2、他们的建议不仅一钱不值,而且包藏祸心。
3、他包藏祸心在两派势力中左右讨好,培养自己的势力。
4、我们谁也不要同包藏祸心的坏家伙交朋友。
5、我看这个人阴险狡猾,必然包藏祸心,最好小心提防。
6、这个包藏祸心的女人大声说笑着。
7、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得时刻提防那些包藏祸心的人。
bāo cáng huò xīn
1、[别有用心]bié yǒu yòng xīn
用心:居心,打算。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2、[居心叵测]jū xīn pǒ cè
居心:存心;叵:不可;测:推测。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3、[图谋不轨]tú móu bù guǐ
不轨:越出常轨,不守法度。谋划越出常规、法度之事。
4、[心怀叵测]xīn huái pǒ cè
心怀:居心,存心;叵:不可。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5、[心怀鬼胎]xīn huái guǐ tāi
比喻藏着不可告人的心事。
6、[存心不良]cún xīn bù liáng
存心:怀着某种心思或打算。指存着坏心眼。
7、[佛口蛇心]fó kǒu shé xīn
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8、[包藏奸心]bāo cáng jiān xīn
犹言包藏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