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劳绩,成绩,与“过”相对。
身:自己;本身。
退:离开,辞去。
功遂身退功遂身退ㄍㄨㄥ ㄙㄨㄟˋ ㄕㄣ ㄊㄨㄟˋɡōnɡsuì-shēntuì功業成就後就引退。也作「功成身退」。
功遂身退-汉语大词典功遂身退谓功成名就之后就退隐不再做官。
●《老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后汉书·李固传》:“是以贤达功遂身退,全名养寿,无有怵迫之忧。”
●《梁书·武帝纪上》:“功遂身退,不祁荣满。”
参见“功成身退”。
五代-刘昫--《旧唐书·解琬传论》:解琬总兵朔野,料敌如神,功遂身退,深知止足,兹亦有足多也。
明-陈继儒--《四皓论》:西逐秦鹿,南烹楚猴,良皆为韩而不为汉,皆用帝而不为帝用。至于一旦志行雠雪,功遂身退,良之意终未安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邓禹传》:功成身退,让国逊位,历世外戚,无与为比。
清-曾国藩--《覆杨厚庵》:如果洪酋授首,不特阁下夙怀功成身退之志,即国藩亦断不久于恋栈,为大雅君子所笑也。
明-李开先--《再叠前韵咏张良》:名高毁集谁能免,身退功成自不私。
唐-姚察、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功遂身退,不祁荣满。
五代-刘昫--《旧唐书·解琬传论》:解琬总兵朔野,料敌如神,功遂身退,深知止足,兹亦有足多也。
明-陈继儒--《四皓论》:西逐秦鹿,南烹楚猴,良皆为韩而不为汉,皆用帝而不为帝用。至于一旦志行雠雪,功遂身退,良之意终未安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邓禹传》:功成身退,让国逊位,历世外戚,无与为比。
清-曾国藩--《覆杨厚庵》:如果洪酋授首,不特阁下夙怀功成身退之志,即国藩亦断不久于恋栈,为大雅君子所笑也。
明-李开先--《再叠前韵咏张良》:名高毁集谁能免,身退功成自不私。
唐-姚察、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功遂身退,不祁荣满。
gōng suí shēn tuì
1、功遂身退,不祁荣满。 ◎《梁书·武帝纪上》